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以基层监督为支撑,持续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健全空编人员动态补充机制,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实践中,甘肃省张掖市纪委监委聚焦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这一环节,联合多部门出台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相关指导意见,配套完善案件查办、日常监督、队伍建设等制度机制,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力量支撑。针对基层监督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强等短板,以规范化建设为先导,高标准打造过硬铁军。对组织建设、力量配备等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乡镇纪委书记选用程序,根据监督对象体量匹配纪检专干数量,着力破解“案多人少”窘境。严把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入口关”,对干部选用资格条件作出硬约束,以队伍专业化保障监督执纪专业化。
突出办案引领。聚焦基层“微腐败”易发多发问题,以法治化为内核,着力推动办案质效双提升。强化县区纪委监委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领导指导,建立班子成员分片联系乡镇机制,加强对查办案件的统筹调度,对干扰多、阻力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通过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直办、交叉办案等方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攻坚突破,并建立周汇总、旬调度、月通报、季复盘机制,确保工作按时序推进。配套制定《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办案流程图和模拟案卷》,细化明确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等流程环节、审批权限和办理时限,制定相关文书模板,县区纪委监委案管部门加强对乡镇纪委措施使用、文书审批等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授权与控权相结合、职权与职责相统一。市纪委监委成立专项审核组,对乡镇纪委自办拟立案案件提级审核,严格按照案件质效相关评价办法,从线索处置、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执行落实等方面全流程审核评价,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
提升监督质效。围绕监督泛化、聚焦不足问题,以正规化为路径,推动监督靶向发力、嵌入治理。突出监督重点,制定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履职清单,厘清职能职责,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深化整治,完善“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推动精准聚焦、靶向监督。统筹监督力量,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利于工作”原则,优化片区协作机制,细化组织领导、协作事项、监督方式、协作办案情形,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丰富监督手段,指导县区、乡镇探索信息化监督路径,用好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贯通农业农村、人社、财政、民政、审计等部门信息,通过县级建模、大数据比对、乡镇核实的方式,分析问题、发现线索、固定证据,以信息化赋能监督执纪执法。(甘肃省张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景国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