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堂到简阳,一路采访,每个关于晋兆东的故事,都离不开“群众”二字。
作为白马庙村支书的他,为带领群众致富,多方奔走,推动发展水蜜桃产业。一位当时引进的种植大户至今仍记得他的模样,“黑黑瘦瘦,不像个书记,倒像个农民,说话做事,处处替群众考量”。
对口包联淮口街道的他,走访了解到山江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协调会,全程跟进工程进度。那年腊月二十八,上百户群众如愿喝上了自来水,“一盆水先洗脸,再洗脚,澄一澄还得喂牲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走访金堂县某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他,面对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愤怒地说:“将心比心,群众的话我们要听,群众的需求我们要看见!”推动精准问责,立行立改。
相比为群众担当,他对家人却常怀愧疚。一次,他和同事分享女儿的作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的背影,早上起床只能看到爸爸出门上班的背影,晚上睡前常常看到的是爸爸关闭房门去加班的背影……”话未说完,他摘下眼镜,低头擦拭镜片,掩不住翻涌的情绪。
他可曾后悔?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民之所向,政之所往”“朗朗乾坤,海晏河清”,他用红笔写下的批注,读来字字都是“无悔”。
春秋冬夏,日复一日,晋兆东的故事里,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伟业,但他用坚守,回答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群众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