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洁颖 通讯员 顾敏
淮阴师范学院纪委结合高校办学规律和权力运行特点,紧盯学科建设、招生考试、科研经费和后勤物资管理等方面情况,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图为近日,该校纪委工作人员走访了解有关情况。谭鑫 摄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高校作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之一,部署开展系统整治。江苏省纪委监委准确把握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和阶段性特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校,以有力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强烈使命担当为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近日,江苏省纪委监委组织召开全省高校系统警示教育会。该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及全省高校、院(所)党委书记、校长、院(所)长,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及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同志等500余人参加。其间,组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莫让“象牙塔”蒙尘》,深入剖析8起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原因、危害,为高校党员干部划出“警戒线”、打好“预防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重要战略使命,必须彰显政治属性、站稳人民立场、服务战略全局。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肩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江苏省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委相关工作安排,制定关于推进省属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厘清职能职责、明晰工作重点、完善体制机制,纵深推进高校领域正风肃纪反腐,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教书育人环境。
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
“有的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够扎实,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不够到位;有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够有力,一些重点领域廉洁风险比较突出;有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够过硬,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6月30日,十四届江苏省委第七轮巡视反馈会召开,通报对32所高校以及2家科研院所开展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对整改工作作出部署。
对高校开展巡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江苏省委围绕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对高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情况,对省属高校开展政治巡视,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落实,纠正政治偏差。通过两轮巡视,实现对省属高校全覆盖。
实践中,江苏省委巡视机构与南京大学党委巡视机构、东南大学党委巡视机构探索建立监督重点共研、专项巡视联动、巡视成果互通、人才队伍共建等12项协作机制,在深化政治巡视上协同发力,在促进贯通融合上相互支持,在强化成果运用上一体推动,经验互学共鉴、情况互通共享、人员互派共巡,以强有力监督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纪委监委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重要要求,强化监督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推动制定省属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方案,加快新兴学科布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发挥高校在经济大省挑大梁中的积极作用。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实做细监督。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使命任务内化到政治监督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注重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督促学校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推动高校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思路、专业特色制定细化落实举措,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紧盯“关键少数”强化责任落实。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对省属高校“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压实责任、反馈问题、交换意见,细化谈前调研和谈后回访,跟踪推动问题解决和建议落实,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持续推进高校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不断拓展实践路径,健全对账监督机制,对高校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分解,建立责任清、情况准、可量化、可评价的监督台账,常态对账、动态清账,对不担当不作为、打折扣搞变通的及时纠正、严肃查处。
加快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应用,为反腐败安上科技“透视镜”。建立数字监督平台,汇集高校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数据信息,综合研判形成高校政治监督情况报告、高校领导班子廉政情况分析、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等,促进监督执纪执法提质增效。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2024年5月,扬州大学某学院副院长胡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2024年11月,胡某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一万元。
这是江苏省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设区市纪委监委联合查办的一起案件。案件查办过程中,省纪委监委加强指导,扬州大学纪委与扬州市纪委监委发挥各自优势,攥指成拳、协同发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案件审查调查工作,并同步谋划开展以案促改促治,为省属高校领域跨系统协作办案积累了实践经验。
该省纪委监委把在苏中管高校、部属高校纳入全省纪检监察工作总体布局,坚持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本科高校和专科高校、南京高校和宁外高校一起抓,持续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以来,省纪委监委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0所在宁省属高校开展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撤销试点单位派驻监察专员办公室,设立派驻纪检监察组,与纪委合署办公,一体落实监督专责和协助职责,着力在深化政治监督、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快构建高校监督体系、锻造过硬队伍上聚力用劲。该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通过现场调研、谈心谈话、督促指导等方式,深入联系点了解改革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实现“情况摸底—蹲点调研—指导调度—总结评估”工作闭环。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这对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合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省纪委监委研究制定加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要求,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同时,将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纳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库、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人才库、省委巡视组组长库和人才库,一体推进人员统筹和培养管理。
“以具体业务为专题举办培训,也是我们提升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不久前,省纪委监委组织为期3天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业务培训班,既突出对纪法知识的深度阐释,又注重对实战经验的传授交流,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
省纪委监委健全完善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轮岗、交流和考核机制,深化全员培训,加大以干代训、以案代训力度,统筹安排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专案查办,学用结合培养业务骨干,不断提升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
“省纪委监委的同事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让我对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在处置问题线索时,能更精准地研判方向,笔录制作、证据收集都更加规范,也能有效运用大数据助力监督办案,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质效。”先后3次到江苏省纪委监委跟案锻炼的南京体育学院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审查调查处干部宣正林说。
风腐同查同治,坚决铲除高校领域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建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徐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骏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多名在苏高校领导干部被查处的消息,释放出对高校领域腐败问题从严查处、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坚持“高质量办案、办高质量案”。该省纪委监委持续优化办案理念、健全质量体系、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影响案件质量的突出问题,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问题,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管党治校,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治不正之风、师德失范问题,推动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规范高校权力运行、净化高校政治生态。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省纪委监委持续完善“室组地校”办案工作机制,发挥统筹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比如,指导东南大学纪检监察机构和南京市高淳区纪委监委联合查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某中心原主任吴某受贿案。经查,2015年至2023年,吴某利用职务便利,为经销商在医疗设备采购及配套耗材销售、新产品引进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今年1月,吴某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在查办案件的基础上,省纪委监委积极用好反腐败协调小组、巡视巡察综合监督平台,发挥好贯通高校各类监督的作用;按照“由专而全、由内而外、上下协同”的思路,不断丰富监督治理应用场景,常态化、长效化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指导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建强专责监督体系,加强对职能部门、二级单位纪检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构建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完整闭环,强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查找廉政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等有效手段,督促发案高校坚决扛起责任,健全体制机制、补齐管理漏洞,实现个案查处向系统治理提升转变,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