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在核查征迁安置领域相关问题线索及日常监督中发现,部分征迁主管单位及基层干部存在履职不力、监管缺位甚至公权私用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协作区机动灵活的优势,排查整治一批突出问题……”前不久,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纪委监委召开工作例会,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高执纪执法工作质效。
近年来,金安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审查调查“协作高地”、为民办事“暖心驻地”和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作用,着力惩治“蝇贪蚁腐”,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2023年,金安区纪委监委被评为安徽省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优秀单位。
针对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人员流动性大、办案力量有限、办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2022年以来,金安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协作区建立了人员队伍统管、监督检查联动、信访举报联办、问题线索联查、案件质量联审、以案促改联抓的“一统五联”监督模式。纪检监察协作区充分发挥委机关领导调度指导、纪检监察室对口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熟悉领域、乡镇(街道)纪(工)委贴近群众的优势,因案因事因域协作监督,精准处置问题线索、推进案件查办、深化以案促改。
2024年7月,金安区纪委监委收到东市街道建来社区时任党总支书记孙某某虚报、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的问题线索。为克服街道纪工委人员力量不足的困难,提升案件办理质效,金安区纪委监委决定由第六纪检监察室牵头,统筹调配第六纪检监察协作区所辖4个街道纪检监察人员力量,进行初步核实和审查调查。
第六纪检监察室安排办案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在线索排查、分析研判、调查取证等环节“手把手”传授经验,所有办案人员边学习边实践,在查清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经查,孙某某利用参与征地拆迁工作等职务上的便利,非法虚报、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其在拆迁安置中谋取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最终,孙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针对孙某某案件暴露出的征地拆迁、安置房分配领域突出问题,金安区纪委监委认真研究整个征迁安置工作流程,锁定腐败问题易发的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同时组织相关乡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采取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谈话等方式,详细了解区重点工程管理处在征迁安置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短板和弱项,建立问题清单,以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办函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安置房源管理制度、安置房分配选房制度、征迁补偿安置工作岗位职责、房屋测量和调查工作流程与制度、重点工程处回迁安置管理办法(试行)等5项规章制度,让安置房真正成为群众的安居房。
纪检监察协作区成立后,不仅大大提升了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的办案质效,而且在日常监督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年初,金安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组织全区6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深入全区24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学校食堂经营、食材采购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漏洞,推动整改问题36个,并对5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金安区纪委监委锚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打造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发挥全区6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的监督“前哨”优势,组织全区300多个村(社区)将集体资产纳入平台管理,录入固定资产等信息1.6万余条,涉及金额39.87亿元,预警督办问题线索402次。同时,各协作区发挥身处基层、贴近群众优势,协助编印《巡察村级党组织监督重点》,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三资”管理等11个方面内容,细化监督指标73条,确保对村(社区)巡察有力有效。2024年,各协作区纪检监察干部协助各巡察组对98个村(社区)开展巡察,发现问题1243个,问题线索28条。
办案之要,莫乎于人。“我们牢固树立协作区‘一盘棋’理念,坚持在办案、治理、监督、教育中培养和淬炼干部,通过年轻干部共享课、信息课题调研、以干代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协作区干部的业务能力。”金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冰介绍,2024年以来,协作区内干部累计参与培训达120余人次,以干代训24人次,参与乡案区审143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