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塑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海洋领域的深化与拓展,是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抓好海洋开发,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质效,以创新动能和生产效能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要通过科技创新引入新技术、新要素、新业态,助力海洋领域生产要素优化提升,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要推动海洋经济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及可持续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转型升级;要加快海洋生产技术创新突破,加速海洋生产力变革,着力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
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滨海和岛礁旅游资源等,是开展多学科涉海研究、海洋监测和水文调查、深海装备研发和实验应用的天然场所,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屏障。广东、福建、山东、海南等沿海省份具备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必须以科技创新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构建和壮大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勇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
系统谋划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规划方案,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释放政策红利。相关沿海省份要把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定出台促进融合式、集群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双高地”,培塑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稳步推进涉海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的改革与开放,吸引全球先进涉海生产要素集聚,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度。加快科研组织的开放创新,促进研发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鼓励外籍科学家以合作研究等方式参与研究项目。推动国际人才开放流动,深化国际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改革。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重点涉海产业行业“建链”“补链”“强链”提供制度支撑。
构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深入跟踪研究海洋领域产业发展前沿趋势、竞争格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构建适应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涉海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聚焦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重点布局深海采矿、深海油气、海洋可燃冰等未来产业赛道。围绕海洋综合服务保障、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海洋立体化监测、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未来产业集群,就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的重大技术实施联合攻关。稳步推进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定位鲜明、配套完善、功能完整的海洋油气石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对南海资源开发与利用,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
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渔业体系,打造海洋旅游新业态。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加速转型,例如,海南提出要坚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扶持深水网箱养殖、海洋牧场等新型海洋产业,建立特色鲜明的南海现代渔业体系,加快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打造南海渔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海水立体生态养殖新模式,注重海水养殖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打造优势品牌和特色效益的水产养殖示范区和基地。以海洋牧场、海上风电为重点和特色,发展“海洋牧场+旅游”“海上风电+旅游”等海洋旅游特色新业态,有序推进南海岛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打造一批南海海上和岛礁旅游品牌项目,探索旅游与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创新融合。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推进蓝碳技术和产业发展,争当“双碳”路上排头兵,高水平打造美丽中国样板。持续推动滨海湿地、红树林等的保护和修复,提升蓝碳增汇工作,建设零碳示范区。建设蓝碳实验室、开展蓝碳理论技术研究,抢占蓝碳国际规则制定权。加快完善蓝碳评估、监测、计算标准,完善蓝碳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可推广的海洋碳汇模式和标准体系,加强蓝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国际化发展,完善蓝碳交易市场,创新蓝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推进国家海洋公园体系建设工作,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分层、分级的海洋自然保护体系,有步骤、分阶段地统筹推进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海南可先行提出热带海洋国家公园立法的“海南版本”,加快推进热带海洋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出台,牵头南海海洋生物与环境的海上联合调查。建立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洋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海洋公园,对公园范围内的生物、环境与资源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适时推进南海岛礁生态旅游、邮轮旅游、休闲渔业等,努力探索推广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打造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使其成为展示海洋环保工作成果、体现大国责任担当和增强国民海洋意识的重要平台和基地。(林杞 林勇新 作者单位:中国南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