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巡视巡察 > 上级巡视巡察情况 > 整改

无锡市新吴区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时间:2022-12-20 16:12  来源: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第二巡视组于2022年4月11日至6月30日对无锡市锡山区开展了巡视,并于8月11日进行了反馈。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决扛起巡视整改重大政治责任

省委巡视锡山,是对锡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次“政治体检”,也是对锡山工作的一次“综合会诊”。区委坚持把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增强抓好巡视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最实的作风、最强的担当、最硬的举措、最严的标准,确保各项任务整改到位、整改彻底。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整改自觉。区委高度重视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后,区委常委会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视整改事项,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书记专题会议要求,传达学习巡视反馈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教育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巡视整改的重要意义,拧紧思想阀门、凝聚思想共识,把巡视整改作为全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巡视整改工作高效快速推进。区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全面对照检查,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抓好巡视整改的政治责任感。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区委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整改小组,均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常委同志任副组长,负责巡视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委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巡视整改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中都对巡视整改作出重要部署安排,切实把巡视整改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各牵头区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整改落实工作。区委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紧密结合锡山实际,认真研究起草,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中共锡山区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围绕整改任务,提出整改措施,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逐条逐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及推进落实时间安排,确保整改压力层层传导、整改任务层层落实、整改责任层层压实。同时,制定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巡察3个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提升整改成效。区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研究整改事项,切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坚持靠前指挥、一线督办,不断深化整改工作;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协同发力,根据整改方案逐项剖析、逐条对照,聚焦整改问题,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每一项整改任务分解到位,整改责任压实到位,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区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各项整改任务,盯紧问题整改进展,加强问题协调调度,动态分析评估整改成效,有序推进整改工作。各专项小组强化监督职责,把督促检查贯穿巡视整改工作全过程,对牵头整改事项逐一评估、逐个督促,确保真督实查、见人见事。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持续开展巡视整改监督检查,制定实施专项督查方案,对各项整改任务持续跟踪督办,督促各单位加快推进整改工作,以强有力的高压态势确保巡视整改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把重点整改和全面整改相结合,从突出问题抓起,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全面整改,推动整改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坚决从根子上“堵漏洞”,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共性问题相结合,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注重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加强建章立制,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强化制度落实,推动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相融共促、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制度治根本、管长远、促稳定作用。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改期,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聚焦整改问题,狠抓整改落实,推动巡视整改取得扎实过硬成效

(一)集中整改期内已完成的整改事项

1.关于“主体责任缺失”问题的整改。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意见》、市委《2022年中共无锡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出台《2022年中共锡山区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各板块各单位制定完成党(工)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二是强化履职监督。围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责任清单》,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开发区、商务区、各镇(街道)、区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的落实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研究部署是否到位、监督范围是否覆盖到位、监督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监督成效是否明显,确保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三是建强基层头雁。严格落实《关于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县乡共同管理的实施方案》,坚持严管厚爱,加强常态化跟踪管理,做好动议前置区级联审,对岗位不适应、实绩不明显、廉政有风险的坚决予以调整。

2.关于“监督责任缺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全面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对巡视指出的21份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加强跟踪监督,形成整改闭环。截至目前,各被监督单位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系统梳理工程建设、养老机构等领域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加强案例剖析,督促案发单位及时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对全区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和闭环管理情况全面摸底,已督促解决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等问题。三是加大派驻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关于对区一级单位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见(试行)》,紧盯“三重一大”做实派驻监督,加强事前报备审核、事中参与监督、事后重点抽查。今年8月以来,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被监督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会议42次。

3.关于“领导班子发挥‘头雁效应’未凸显”问题的整改。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全区党员干部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召开锡山区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区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二是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区委领导班子注重把握趋势谋大事、放眼全局谋一域,自觉把全区工作融入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发挥锡山作为无锡东大门的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辖区每个板块对接上海“一园一所一企一机构”。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以领导班子的实际行动带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省重大项目力神新能源于9月底实质性开工建设、比原定开工时间提前1个月,锡山区获评无锡市三季度流动红旗和真抓实干奖。三是持续提升干部能力本领。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专业素质锻造行动,围绕数字经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内容,巡视反馈意见后,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9次、研讨交流5次,举办“锡山论坛”3期。积极举办党政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加强对干部的专业化培训,掌握分管领域专业知识,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围绕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举办数字经济、法治建设、乡村振兴、统计法律法规等专业化能力专题培训班。

4.关于“‘三重一大’执行缺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严格制度执行。针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工作、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区委常委会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既定的工作流程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巡视反馈意见后,区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9次,讨论“三重一大”事项55项。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各镇(街道)党(工)委对照《中共锡山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所有镇(街道)党(工)委均已健全完善议事决策规则。

5.关于“党建工作质效不高”问题的整改。

针对党建考核成绩不佳问题。一是规范制度执行。落细落实定期研究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区委常委会年初年末专题研究分析党建工作,制定下发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推动基层党(工)委围绕基层党建专题向区委常委会述职。二是全面对标找差。制定下发8个类别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基层党(工)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共性任务、完善个性指标、创优特色工作。同时,坚持立足基层实际,推动各部门、各镇(街道)清单化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明确任务目标、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把党建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完成情况作为党建考核评分重要参考。三是全力争先进位。充分发挥区委党建办牵头抓总作用,创优“示范点”、打造“创新点”,提升全区党建考核等次。定期召开党建考核分析会,组织各责任单位查摆主观原因、分析客观问题、树立考核目标,从头抓紧抓牢、逐项整改提升。针对党组织建设不规范问题。一是狠抓立行立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提升方案,调配更换党组织带头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整改并通过市级验收。二是聚力系统提升。组织开展全域督查,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清查整治突出问题规范党务工作“四查四清四严”专项行动。

6.关于“选拔使用范围偏窄”问题的整改。

一是严格选任要求。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近亲属、身边工作人员选拔任用相关工作的口径》,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范围、提拔任用流程等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树立基层导向。在巡视后人事调整中,根据“重基层、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向基层一线、艰苦吃劲岗位倾斜,提拔一批具有基层一线经验的干部。三是配备专业干部。结合锡山区实际情况,制定《关于近距离考察识别领导干部实施办法》,根据岗位性质、职能特点,以及班子年龄、专业、来源等结构,形成班子专业配备需求清单。

7.关于“镇(街道)党政正职调整频繁”问题的整改。

一是完善政策口径。制定《锡山区镇(街道)党政正职任期暂行规定》,对镇(街道)党政正职调整工作进行了细化明确,保持镇(街道)党政正职队伍相对稳定。二是严格任前备案。认真落实中办《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镇(街道)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对提拔、调整的党政正职均执行任前备案报告制度。

8.关于“干部监督存在薄弱环节”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干部选任监督。制定《关于近距离考察识别领导干部实施办法》等文件,精准识别干部,对“一把手”等重点岗位人选严格把关,提任过程严格执行“凡提四必”要求,广泛征求纪检监察、公检法等机关部门意见,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二是规范出国(境)审批程序。制定《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对干部出国(境)前备案审批、回国后报备查核进行细化明确。

(二)按计划持续推进的整改事项

1.关于“学以致用成效不明显”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要求,按照年度学习计划,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意识形态、安全生产、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开展集体学习。今年以来,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30次,其中研讨交流8次。二是加强督学管理。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工作,扎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本领,更好发挥各级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已对11个板块开展中心组巡学旁听工作。用好“锡山区理论学习管理系统”,每季度下发《督学快报》,加强日常督查落实。坚持把中心组学习列为区委政治巡察重点检查内容,今年以来,完成14家单位的意识形态专项巡察,并将巡学旁听结果作为年度评选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成果转化。充分运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推进工作,完成《锡山区“十四五”时期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路径》专项规划中期评估。主动走出去谋求区域合作,区委主要领导于9月专门带队拜访国家“长三角办”,积极承接更多国家战略推进任务,主动争取更多参与事项。与苏州市相城区就两地协同发展多次进行紧密交流,重点推动两地关于“苏锡(漕湖—鹅真荡)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区”合作。抓牢项目“牛鼻子”,积极推动锡东新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项目——南山车联网(一期)顺利完工并开园;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项目、长三角精准医疗产业园项目获批上级财政支持合计15.8亿元。四是加速推动大院大所合作。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成功揭牌,已完成生产厂房设计、临时实验场所搭建,正在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竣工投用,正加速组建完善人才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孵化;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达成意向性合作,启动编制宛山湖绿色低碳战略发展规划,共同推动碳中和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国家级项目落地。五是加速构建创新生态。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成果基本稳定。目前,拟于沿大成路和联福路规划两条核心科创轴打造科创载体集聚的开放街区;在临湖片区布局头部企业的科创总部或研发中心;围绕数字及大健康产业园、宛山湖科创邻里中心等科创载体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策划研究和概念方案设计。

2.关于“发展思路缺乏连续性”问题的整改。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构建覆盖全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完成全区“三区三线”划定方案,并取得自然资源部批复;细化完善国土相关规划成果,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中期成果。二是厘清规划布局。完成两东、云林地区规划研究及城市设计论证成果,以立足锡山、融入主城,打造“具有江南韵、都市感、智慧化的复合城区”为目标,对东亭地区的功能定位、空间体系、发展模式和近期建设重点进行研究。三是加强规划设计。对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协同融合发展加强研究,概念规划形成最终成果。

3.关于“争先进位意识弱化”问题的整改。

一是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申报制度,17个主体班次均明确培训工作计划,并把“四千四万”精神学习作为必修课程。截至目前,17个主体班次已按要求完成。组织17家单位前往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山联村等4家市级现场教学点开展“四千四万”精神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争先进位。二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调度。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日监测、周调度,前三季度12个主要经济指标中,9个增速位列全市前3,10个高于全市平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列全市第1。细化梳理规模以上服务业升规后备库企业,大力扶持和培育成长型企业,预计年内培育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三是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1%,占比排名全市第3,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组织企业申报2022年度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知原药业获批扶持资金1300万元;3个项目获得太湖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认定;组织开展2023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摸排,经认定,蜂巢能源无锡技术中心项目被列入储备项目。力神新能源、德力佳二期2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均已开工,1-9月,完成投资4.9亿元,投资完成率超时序进度6.7个百分点;19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1-9月,完成投资139亿元,超时序进度15个百分点。

4.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缓慢”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和“3010”重点产业链,推进特色专业园区建设,打造“四新四强”产业集群,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1-9月,全区“四新四强”产业集群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569.6亿元,同比增长4.5%。修订完善新增工业用地项目评审细则,加强项目准入把关,严格落实新招引项目亩均税收、亩均投资等监管要求。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今年以来,累计实施超千万工业技改项目145个,创建省市级智能制造标杆155个,获评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25家。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今年以来,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排名全市第2。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次、排名全市第3,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次、排名全市第3,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家次、排名全市第1。落实低效用地整治提升三年计划,完成园区低效产业用地转型提升1958.6亩。二是持续梳理排查“两高”项目。动态调整“两高”项目清单,定期调度全区项目节能审查实施情况,截至9月底,累计获批新增用能项目13个;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检查,确保项目按照能评批复意见科学规范用能,2022年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18个,其中技改项目3个,新建项目15个;截至9月底,能达热电煤炭消费35.99万吨,红豆自备电厂煤炭消费24.5万吨,煤炭消费总量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三是深入实施“创新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映月湖科技园、长三角工业芯谷等32个、326.2万平方米重点科创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在建科创载体17个、186.4万平方米,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检验检测产业园及南山车联网产业园等重点科创载体77万平方米已建成。截至目前,已完成6批次共计109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完成3批次共计433家高企申报工作;招引落地重大科创项目38个、高新技术企业5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三类企业分别入库56家、32家、4家,引进科技型企业1031家。发挥各类科创政策撬动作用,依托清华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基金等,推动企业加大重大研发类项目投入。四是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动能。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区块链研究院、南京大学无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正式落户,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及中科院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推动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升级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已上报省科技厅审核,积极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福祈制药等10家企业获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优秀;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严陆光院士工作站”获评省级院士工作站;立项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47家,排名全市前列。力神新能源、恩捷前沿材料技术研究院完成研发中心用地选址和规划,连城凯克斯完成省、市两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5.关于“开发区能级不高、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问题的整改。

一是全力以赴争先进位。加快提升经济指标,学习借鉴先进开发区在国考、省考方面的经验做法,分类施策制定单项指标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鑫宏业IPO已过会,新麦机械报省辅导备案;加快中西部共建合作,与新疆准东、阿拉尔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并实地推进;加快重点任务攻坚,华晟、德力佳二期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限上批零、营利性服务业增幅超过20%,对全区贡献度显著提升,开发区半年度考核全市第一,获市季度流动红旗。二是千方百计提升份额。做大做强开发区“三特四新”(三特: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高端装备;四新: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光电信息)产业,新引进华晟、极电等新能源企业,新落户沃盛达、百如等集成电路企业,1-10月,完成“三特”产值558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四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55.4%。强化国开、浙商中拓等企业服务和培育,制定《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行动计划》,1-10月,新入库“四上”企业24家,其中工业7家、批零14家、建筑业3家,全年预计开票49亿元。三是综合施策提高产出。加大村级工业园安全环保整治力度,着力破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管存在盲区等顽疾,今年以来,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7家。深化工业企业土地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积极落实差别化政策和C、D类企业整改措施。狠抓骨干企业技改提升,积极开展“智改数转绿提”“两化融合”行动,1-10月,实施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59个,完成目标任务98.3%,其中,实施超50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47个,完成目标任务104.4%。

6.关于“产业园区建设‘有形无神’”问题的整改。

一是完善园区功能布局。对照全域功能区定位,发布《锡山区“十四五”特色专业园区发展规划》,出台《锡山区特色专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年度工作要点,全区16个先进制造业特色专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均完成编制并发布。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年考核,推动特色专业园区在项目引建、园区形象、配套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已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4.08亿元,完成各类载体建设13.7万平方米。电子化学材料(新材料)产业园获评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国家火炬无锡锡山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正式获批,加速形成“品牌园区引领、标杆园区支撑、精品园区联动”的园区发展体系。二是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举办2022锡山金秋招商月系列活动,截至目前,累计举办2022无锡锡山金秋合作恳谈会、第三届中国(无锡)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2无锡锡山大院大所创新发展大会、无锡锡山碳中和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论坛、2022锡山金秋招商月重大产业项目开(竣)工仪式等活动19场次,推动无锡华晟异质结智能制造、派鑫科技高端航空部件、范德威尔—萨维奥中国总部及纺织机械研发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紧盯投资强度高、带动能级高、设备占比高、技术含量高的旗舰型项目,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签约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6个、签约投资额641.6亿元,其中超50亿元项目3个。在项目准入评审过程中,强化项目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入驻园区匹配度的研判,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度。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召开工业用地评审会议6批次,共准入项目32个,总投资372.6亿元,用地面积2774.9亩,排名全市前列。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目前全区在建载体17个、共计186.4万平方米。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检验检测产业园及南山车联网产业园建成投用,长三角工业芯谷一期及精准医疗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预计映月湖科技园一期、映月湖数字谷一期等载体年内完成施工。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进“百企百楼科技赋能计划”,补齐科创载体项目建设短板,完成东亭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科技赋能改造,盘活企业存量闲置土地建设东港科创产业园。

7.关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高”问题的整改。

一是优化东亭、锡东新城功能定位。启动东亭北片区城市设计深化和控规动态更新规划,东亭蓝系列园区特色更新项目纳入市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库。进一步优化锡东新城城市规划设计框架体系,编制《锡沪路北片区城市设计》《锡东新城吼山路西片区城市设计》《锡东新城国际人才社区规划》。建成九里仓商业中心,莱茵体育公园启用。天一实验学校文景校区二期投入使用,车联网配套幼儿园、安镇实验小学水岸校区、安镇中学改扩建二期开工建设,启动滨江学院西睦邻中心建设。G312快速化(锡虞立交-通江大道段)、大成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芙蓉塘路、恒畅路、镇北桥等配套路桥建设均已完成,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完善配套功能、优化交通组织。二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召开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题推进会,提升市级“红榜”项目数量,今年前三季度数量分别为2个、5个、5个。大力开展“市容扫街”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自主巡查、巡屏督查、实时分析和预警上报机制,有效减少市容环境问题采集数。截至目前,全区A类管理单元最干净街道(镇)建设考核得分91.08分。三是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全面推动6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其中,2个项目完成改造,58个项目正在施工,3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制定《锡山区住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对辖区内住区环境每月进行考核评分,结合住区环境“红黑榜”每半月对环境差、设施设备维护不到位的小区进行全区通报,督促落实整改。对全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推动物业服务水平提升。

8.关于“乡村振兴推进不力”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发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园分园建设,目前羊尖镇、东港镇已设立产业分园,区镇两级产业园多次开展招商活动。强化政产学研合作,羊尖分园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合作建立无锡现代农机装备中心,建成“无人农场”示范基地1个。二是加快推广农产品品牌。加强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锡山大米”商标注册申请,正在按流程审定。无锡龙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澳洲龙虾、无锡市保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螃蟹2个农产品品牌目录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全面建成“锡农荟”农产品电商综合平台,成功开展电商试直播活动。加强地方特色品牌建设,“黄土塘果蔬”获评无锡市第三届“十大农产品品牌”,2个农产品进入市级农产品品牌目录。按照“一区一科技园、一镇一产业园、一村一特色园”建设要求,推动区镇村三级园区协同发展,目前已建成区级科技园1个、镇级产业园2个,改造提升村级特色园20个。羊尖分园引入总投资600万元高档花卉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规划设计;东港镇港南村已基本建成数字化农业示范区、千亩高标准农田。围绕规划布局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精细蔬菜、名优茶果、高档花卉等5大优势产业,完成7个涉农板块农业专项规划。三是加快促进村级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2022年度区政府重点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和区政协民主专项监督工作。结合现代农业专项规划和镇村规划编制,指导镇(街道)制定“十四五”期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方案,9个镇(街道)全部建立村集体经济镇村联合发展平台,初步制定辖区内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专项方案。持续开展经济相对薄弱村“五增行动”,对1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实行公共运转补助和产业项目扶持,省市区共计扶持产业项目10个,带动村级总投资2460万元,村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明确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职责事项,出台《关于推行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四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全区“三区三线”划定方案和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引导和保障村庄发展空间,完成41个行政村村域规划编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打造鹅湖镇圩厍村范家塘原生态观光路线、东港镇港南村北古庄乡村旅游新业态、羊尖镇丽安村天幕营地风景线等一批美丽乡村,东港镇港南村北古庄、鹅湖镇圩厍村范家塘参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综合评价验收,创成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

9.关于“重大安全隐患防范不力”问题的整改。

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在区安委会“双主任”的基础上,区专委会由9个拓展延伸至“16+1”个(建立16个专业委员会及1个消防委员会),29个区级部门分别增设或增挂安全科室,由区安委办统一调度协调力量,形成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高效联动机制。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各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在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上汇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每个专项的推进情况,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年度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次数超40余次。加强区、镇两级安委办、消委办人员配备,实现安委办、消委办高效实体化运行。建立金字塔型安全管理网络,制定《锡山区安全生产微网格建设运行方案》,将城镇燃气、自建房、消防等39项安全领域重点关注问题列入综治网格员巡查内容,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各类场所68445家次。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和载体,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围绕关键行业领域、关键企业单位、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醇基燃料、城镇燃气、自建房、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整治力度和执法强度,有效推动全区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双下降。今年以来,累计检查44615家次,排查隐患34986条,已整改31708条,行政处罚755家次,约谈警示144次。二是大力开展专业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锡山区专业市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召开全区专业市场安全专项整治部署会议,针对东方钢材城等重点场所,实行“定人、定员、定岗”负责制,综合运用“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等方式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板块和市场方、经营户主体责任。加强多部门联动协同,开展联合督查检查,加强工作情况通报,同时开展“回头看”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并整改问题隐患438条。三是大力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完成管道居民用户管阀安装94596户,完成率118.2%;完成瓶装居民用户管阀安装62741套,完成率157%;完成居民用户“瓶改管”3390户,完成率113%;完成非居民用户“瓶改管”101户,完成率50.5%。排查并整改小区车库违规使用燃气6398户。加强燃气安全宣传,编制并印发瓶装燃气用户宣传资料十万余份,组织燃气安全“五进”宣传活动6场。强化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无锡市锡山区“十四五”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编制。

10.关于“环境污染整治不彻底”问题的整改。

一是持续开展“厂中厂”内“散乱污”整治。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我市工业企业“厂中厂”内“散乱污”企业(作坊)环境监管的通知》,督促乡镇、街道、园区分类整治,边整治边排查,确保“厂中厂”内“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共关停取缔“厂中厂”内“散乱污”企业93家,已搬离6家。二是深化“两车”喷涂行业整治提升。完成辖区内所有132家喷漆企业整治工作,其中,58家企业已关闭或不再从事“两车”喷漆;25家企业实行源头替代,由油性漆改为水性漆;49家企业将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为RCO、RTO等高效处理设施。持续开展“两车”喷涂行业专项执法,运用各类走航监测、VOCs无组织在线监控布点等手段,对“两车”喷涂行业高值点位开展精准执法,严厉打击异味扰民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涉气立案132家。做好企业帮扶,指导企业落实整改闭环,完善企业自身环境管理体系,确保“两车”喷涂行业规范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打造锡山区绿岛喷涂中心。督促指导无锡金箭喷涂中心实施RTO改造,目前,无锡金箭喷涂中心建设工程已进入尾声阶段。

11.关于“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问题的整改。

大力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督查检查。紧盯疫情防控、镇(街道)国有资产专项治理、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建设及采购项目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着力发现不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今年以来,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起5人。针对开发区项目招引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是坚持立行立改。强化涉恶臭异味项目环保帮扶指导,通过优化产品原料、调整生产内容、改善加工工艺等手段,压紧压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在确保无恶臭异味排放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审批。加强某外资项目履约监管,追回某外资项目产业扶持资金430万元。二是全面梳理负面清单。围绕环保、耗能、安全、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严把项目准入关。聘请专业律师团队严格把关所有在谈项目协议文本,明确项目主谈招商团队,厘清对赌条件和项目方义务,压紧压实招商团队和项目方责任。三是加强事后监管。出台《开发区招商项目履约监管考核操作办法》,梳理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所有签约落地并给予扶持政策的项目,根据各项目的运营及政策兑现情况开展审计评估、提出审计意见。针对开发区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是规范工程项目建设。出台《开发区竣工工程移交接收管理办法》,落实城市驿站公共服务和运营管理,每处驿站配备1-2人专职专管;春江路大修工程已完成团结路—通云路南半幅沥青摊铺,蓉通路污水管道已竣工,杨家桥浜城市驿站、栖园城市驿站已全面完工。督促各板块围绕年度厕所建设计划,结合《无锡市环卫公厕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加快推进实施。邀请专业机构科学编制开发区城市驿站布局方案,同步组织专家论证,确保符合公厕规模和功能。二是优化滨水公园配套。开展城市公园业态提升专项调研,加紧落实云林滨水公园各建筑单体功能,做好文化产品、康养服务等区域配套功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准备。三是严格工程项目审批。出台《开发区国有(集体)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的实施细则》,全面规范工程领域项目建设的审批和监管流程,在项目启动阶段,加强可行性和经济性评审,严格把关工程实施的技术合理性和造价经济性;在工程实施后,由第三方跟踪审计单位全程参与、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在竣工后,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使用单位联合验收,推动城市驿站、口袋公园等民生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布局和建设。

12.关于“基层资产资金管理存在漏洞”问题的整改。

一是强化监督管理。根据《关于加强镇(街道)财政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镇(街道)财政管理的意见》要求,制定《镇(街道)财政管理专项检查方案》,进一步强化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围绕“理清底数、规范管理、完善机制”的目标,统筹推进镇(街道)国有资产专项治理工作,在规定时限完成资产清查工作,依托市级统一搭建的信息化系统规范资产管理平台,实现镇(街道)国有资产总量全面见底、动态及时掌握、产权规范交易、收益清晰可查、全程闭环监管和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规范重大投资事项决策。严格执行《无锡市锡山区重大投资事项决策(审议)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截至目前,区重大投资事项决策(审议)委员会共审议重大投资事项8个,已全部经区委常委会会议、区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三是开展村级集体资金出借和资产租赁专项检查。在各镇(街道)对2020年4月以来的情况自查基础上,组织开展实地检查。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户户通”平台、“E银通”智能研判平台等信息监管平台的常态化运用工作,督促做好预警回复。四是加强镇(街道)国有资产专项治理监督。对市纪委下发的2个重点督办问题和38个一般性问题进行梳理分办,形成问题交办单9份,及时跟进处置情况。召开上级交办问题核查督办会商会,对交办问题进行逐一过堂,并提出工作建议。梳理建议事项,以书面形式反馈各板块,推动整改销号、问题线索销号和机制完善,截至目前,共立案7件。

13.关于“民生领域腐败问题影响较大”问题的整改。

针对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下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于2022年9-10月开展公立医院巡查工作,推动公立医院行风建设。督促指导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认真填报个人廉政档案,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派驻监督,防范采购廉政风险,加强核酸检测相关设备等紧急采购的监督工作。二是持续强化行业作风建设。落实公立医院定期巡查制度,完善行风工作例会、定期报告和违纪通报制度,主动接受上级和群众监督,切实加强医药购销领域突出问题和行业不正之风的整治力度。督促相关单位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一岗双责”,对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卫生条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法纪和廉政警示教育。针对学校食堂腐败问题。一是做好学校食堂特别监督员问题梳理汇总工作,相关问题由区纪委监委及时反馈至区教育局及苏南公司,目前,反馈并督促整改问题12个。各板块、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对接,推动解决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采购配送问题10个。二是加强对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紧盯反映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方面的信访举报,积极开展线索核查工作。

14.关于“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锡山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未来3年学校建设任务。今年以来,已开工或完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即将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所;已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所。锡山中专招生数2022年达到省定标准,锡山中专建设方案初步形成。二是加大教师资源供给。出台《锡山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将建设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列入发展目标,积极构建“幼有优育”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推进学前教育高水平普惠优质发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幼儿园师资配置机制,2022年公办幼儿园新招聘教师16名、引进4名,计划2023年进一步加大编内教师补充力度,持续提高公办幼儿园编内教师占比。

15.关于“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问题的整改。

加快编制锡山区“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促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封顶。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统筹推进锡山区中医医院和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项目建设,锡山区中医医院已完成立项,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建设方案持续优化中。

16.关于“其他社会事业欠账较多”问题的整改。

针对文体中心建设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明确区文体中心建设相关事项,基本形成策划研究方案,项目选址区域稳定,项目建设、投融资、管理、运营等主体已明确,并对锡山文体中心功能、规模等进行细化研究。设计方案招标条件已明确,拟于近期发布设计招标公告。针对养老服务水平不高问题。召开全区养老机构改造提升专题推进会,加快推进全区养老机构改造提升,按照“建、管、运”一体思路,遴选4家意向运营机构参与养老院方案设计,充分对接、研究和论证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鹅湖镇养老院项目方案已完成论证,正按照专家及部门意见修改完善;东港镇养老院项目已完成立项、方案设计、用地手续办理,正在进行规划许可证报批;羊尖镇养老院项目已开工建设,初步与相关公司达成公建民营合作意向。落实养老护理员继续教育,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组织全区537名护理员参加全省护理员线上培训,并通过考核。委托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针对安置房缺口问题。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全区共有在建安置房项目13个,总建筑面积226.21万平方米(可安置面积164.85万平方米),2022年计划竣工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118.03万平方米(可安置面积85.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4个项目已竣工,2个项目已进入后期管线设施安装阶段,剩余7个在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针对其他社会事业欠账问题。完成厚桥街道嵩山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论证;完成厚桥街道嵩山村打油四房村庄规划设计深化修改成果,对村庄翻建点一期建房村民资格审核及宅基地办理等相关工作进行梳理,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方案。加快提升东港镇山联村供水压力,完成山联村供水管网二期改造全部管道排设与安装。

17.关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整改不重视”问题的整改。

区委高度重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整改工作,坚决做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针对文体建设方面问题。文体中心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进行方案比选;计划于2023年完成设计招标并启动建设,2024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25年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

18.关于“推动整改的韧劲定力不足”问题的整改。

针对决策重大事项不规范问题。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相关规定,推进各镇(街道)、机关单位不断完善党(工)委(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将执行情况纳入区委巡察重点开展监督检查;紧盯“三重一大”加强日常派驻监督;结合年底各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会议对各级各部门党(工)委(党组)加强考评并提出意见建议。制定《关于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引领力建设,正式提交、完善上报核定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功能园区领导职数的请示及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针对空气质量差、水体污染等问题。一是坚持“点面结合”精准治污。实施环境常态化整治,深度清洗背街小巷,打卡监督裸土工地,采用单兵冲洗灵活抑尘等治污手段。修订2022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现减排措施可操作、可监督。时刻关注国控站点及各微站实时数据,根据各数据分析预测污染情况,实时指挥调度各雾炮洒水车辆,做好扬尘防控。积极推进132家活性炭使用企业的更换工作和664家企业的清洁原材料替代工作,完成218个餐饮问题的整改提升工作。对辖区内9家重点排放大户落实驻厂监督帮扶,每日制定排放目标,及时统计排放情况,对异常数据、未达标等情况及时处理、提醒指导。截至10月底,全区PM2.5累计浓度为26.6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3,同比改善5.7%,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1,优良天数比率75.8%,排名全市第3。二是加大国省考重点断面水质达标保障力度。对锡北运河沿线涉化工、涉磷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锡北运河庙桥断面、晃山桥断面、许公桥断面及北窑桥断面周边企业开展不定期执法检查。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39人次,检查141厂次。强化陆域水域污染协同治理,将183条镇级以上河道全部纳入排查整治任务,目前已完成14条重点河道87%的整治工作,169条河道100%排查和15%的整治任务。定期对重点断面、支流支浜、入河排口、排涝泵站及农田退水排口进行监测监控,发现水质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赴现场排查溯源,交办排查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针对干部职务调整频繁问题。专题研究分析区级机关领导班子运行状态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整理出空缺职位情况表和领导干部职务兼任情况表,根据不同岗位具体特点、专业要求和任职条件,整理相关储备库,增强干部工作的系统谋划和调整的前瞻性。

19.关于“标本兼治成效不明显”问题的整改。

一是强化交易平台管理。进一步完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平台,建成区国有产权交易和资产租赁平台,为小额工程发包、交易和资产租赁等提供规范统一的交易平台。截至10月底,全区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平台共完成交易138个,有效规范交易行为,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与市产权交易一体化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对接商讨,目前区级产权交易平台已具备使用条件,拟对适合的项目进行交易试运行。二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将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梳理分类,汇编成册发放至所有预算单位,督促学习方便查阅;举办政府采购业务培训,共计260余人参加培训,主要从典型案例、政策解读、操作演示、实务讲解等方面讲解政府采购相关知识。日常监督工作中通过采购文件备案环节,对采购文件编制不合法不合规之处进行退回修改,减少代理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有效投诉;结合省财政厅工作要求,对4家代理机构的2021年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目前,已完成2家重点检查单位和2家随机抽查单位的检查。三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开展国有(集体)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及采购项目标后巡查,监督推动小额工程等项目票决改革。开展中秋、国庆期间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对机关食堂、餐饮场所、螃蟹销售点、商场超市等进行明察暗访,共检查各类场所83家。保持纠治“四风”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起2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0起21人。

三、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深化整改,不折不扣完成巡视整改各项任务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对照人民群众期待,还存在整改责任传导不够到位、少数部门板块抓整改还不够有力等问题。下一步,区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决策部署,严格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要求,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抓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全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区”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权威著作,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决定》“七个聚焦”的明确要求,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深入为广大干部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贯彻到一切工作中。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锡山一贯到底、高效落地。

二是务实担当奋进,不断开创发展新局。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挑大梁扛重责。更高水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执行新十条,因时因势做好精准防疫,实现从预警到救治、防控到服务、快处到保障的平稳切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上既拓“高原”又攀“高峰”,主动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高水平推进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建设,加快工业芯谷、映月湖科技园等建设,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活力。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推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论证成果,深化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编制,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把落实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下阶段环保工作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双碳”战略组合拳、“两山”转化主动仗。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聚焦“两个巩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阵地作用,持续加强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辨析引导、解疑释惑,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紧盯重点领域加强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应对处置,积极稳妥消除风险隐患。持续强化风险防控,严格管理各类意识形态阵地,深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夯实巩固党执政的基层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强区建设实现新的跃升。

四是树立正确导向,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以政治标准统领干部的“育选管用”,选好用好各年龄段干部,选优配强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各级领导班子。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做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让勇担当、善作为在锡山蔚然成风。落实市委关于建设“五先五强”领导班子的要求,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党政干部专业素养锻造行动、公务员知识更新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八种本领”“七种能力”。科学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建立“赛场选马”竞争机制,把经过实践考验、工作实绩突出、能打开工作局面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健全完善综合考核体系,以鲜明导向鼓励各级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勤于对上沟通,更好推动锡山发展争先进位。

五是坚持强基固本,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认真贯彻省委“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市委基层党建提质增效10项行动,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实全领域“红色堡垒”工程,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持续放大红豆集团党建示范效应,大力实施“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品牌提升活动,谋划推进红色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层党建“提能兴村”五强行动,做大做强“两新”组织党建联盟,加快构建“一镇街一特色、一领域一品牌、一行业一亮点”的党建格局,打造“高峰”“高原”并存的锡山党建品牌矩阵。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更好团结凝聚群众、带领攻坚克难、投身伟大实践。

六是强化正风肃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以钉钉子精神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从严从实强化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大对政府投资、招投标、征地拆迁、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反腐力度,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深化标本兼治,着力从体制机制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锡山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常态化运用“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优化担当指数评定体系,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

七是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两个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省委《意见》,层层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年度责任清单,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着力细化完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明确抓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要求,切实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规范性、严肃性。对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重要领导责任不担当、管党治党宽松软、管党治党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坚决依规依纪追究责任,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地落实。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积极培育先进纯洁的党内政治文化,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锡山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牢记“三个务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砥砺实干、锐意进取,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为动力,坚决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锡山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51085500091;邮政信箱:无锡市锡山区锡州中路1号锡山区委巡察办;电子邮箱:xsqwxcbgs@163.com。

 

无锡市新吴区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2023-01-10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第二巡视组于2022年4月11日至6月30日对无锡市新吴区开展了巡视,并于8月11日进行了反馈。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视整改组织领导情况

区委坚持把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按照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要求,摆在突出位置、牢牢抓住不放,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一是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省委第二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区委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区委常委同志为成员的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常委同志任副组长,牵头负责具体问题整改。二是精心制定整改方案。巡视整改各专项小组按照《分工方案》要求,由牵头区领导组织相关责任单位提出具体整改落实方案和举措,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中共新吴区委关于省委第二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并经区委常委会议通过,确定了5个方面27项整改任务124条整改措施,并一一明确牵头区领导、牵头单位、参与单位与完成时限;同时,推动制定区委意识形态、选人用人、巡察工作专项整改方案,明确相应整改措施。三是督促整改责任落实。坚持以上率下、压茬跟进,区委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先后3次以专题会议形式听取整改推进情况,对重点整改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区委4次召开常委会会议、领导小组会议,并召开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推进巡视整改。将本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区委巡察和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内容,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和台账制度,强化整改调度与推进情况汇总,推动各单位从严从实抓好整改、逐项逐条销号清零。截至目前,巡视组指出的27项整改任务已完成5项、整改落实率为18.5%;区委制定的124条整改措施已整改落实50条、整改落实率为40.3%。

二、整改进展情况及成效

(一)关于“太湖湾科创城‘智核’作用未凸显”问题的整改。

一是推动规划落地见效。9月15日、16日,全面完成《太湖湾科创城产城融合行动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成果专家评审。9月24日,我区对外发布《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规划及三年行动白皮书》,把太湖湾科创城作为高新区(新吴区)的城市中心板块,对未来三年产城融合发展进行了精心谋划,制定了项目实施清单和保障措施,擘画了太湖湾科创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是统筹谋划科技园区。将未来科技产业园融入太湖湾科创带总体布局,从土地性质、工程规划角度出发,系统谋划推进区科创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建立重点项目跟踪审批服务专班,强化服务联动,全面推进“拿地即开工”和“竣工即验收”等服务举措,助力各科技园区建设。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二期项目于今年1月已开工建设,多层区主体结构年内封顶;朗新科技产业园二期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正在地基施工中,预计2024年可竣工投用;无锡长三角数字产业园施工、监理招标均已完成,即将全面开工建设。

三是着力提升创新能级。加快推进科创载体项目建设,生命科技园二期、朗新科技产业园二期、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和华勤研发中心二期等项目已开工面积达90万平方米;无锡长三角数字产业园、中电海康二期项目11月开工,总建筑面积约53.72万平方米,预计全年新建科创载体107.66万平方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太科城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已超24亿元。建立太科城高企动态监测库、专精特新百家重点企业梯队培育库,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初步建立三类企业培育后备库,筛选出数十家重点企业一对一上门指导服务,组织专项培训集中指导申报,今年已完成三类企业入库超150家。

四是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着力引聚、打造一批“国字头”主力军。“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作为国内第一(唯一)特殊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场地改造项目已竣工完成,现已全面启用。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10月已启动竣工验收手续。北大未来学院项目已完成签约,公司已注册完成,载体装修方案正在设计中。北大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已完成与北大集成电路学院项目团队签约。

五是提升“双招双引”质效。精准抓好重大项目引育,抢抓北上广深重大项目落户机遇,建设科技飞地;密切关注科研院所外溢动向,寻求重大科技项目来锡落地的合作机会;积极推进“百渠工程”,加速引进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现有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内部竞聘、市场化招聘等方式,提高一线招商和企业服务人员比重,今年1-9月,太科办及4家公司共招聘招商和企服人员11名,“双招双引”人员占总人数比重由2021年的37%提升至38%,四季度计划招聘17名。软发公司积极修订《软发公司招商激励办法(试行)》,加强招商考核与激励,将招引项目质量、项目跟踪服务情况等与“双招双引”人员的年度考核和绩效挂钩。加快推进科技企业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围绕产业类型、项目类型、科技创新和人才指标、投入产出指标等绩效维度,综合评定科技项目绩效等级,引导招商人员招引科技含量高、人才质量优、创新能力强的优质科创项目。着力提高科技企业“种子选手”比重,今年1-9月,太科城新招引科技企业项目1218个,同比增长7.69%,其中,符合高企培育项目164个。

六是满足人才多元需求。积极推进重点人才培育,建设极客营、优驰软件等人才实训基地,已举办人才专题培训13场、人才招聘会4场。营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开通“人才直通车”6辆,贯通地铁与各科技园区间的通勤短驳,更好满足各类科技人才出行需求。无锡国家软件园联合无锡生命科学创新园开通“定制班车”服务,环线覆盖地铁站、城铁站、科技商务中心、国家软件园和生命科技园,进一步为园区人才提供便利,增加出行选择。全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今年以来共投用人才公寓1969套,其中无锡国家软件园1519套,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450套。促成哈佛大学无锡校友会及校友长三角创新中心落地,新认定国家级重大人才5名。

七是强化人才服务支撑。一是加强软件园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梳理4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配备和中层干部队伍现状,下半年以来,共委派9名区(部)管干部充实到4家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力量;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已累计选拔20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同志担任中层职务,显著提升了总体业务素质和团队战斗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选人用人机制,积极修订《软发公司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试行)》、《软发公司年轻干部常态化配备管理办法(试行)》,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让人才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二是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园服务能级,发挥基地公司自身专业招商优势和软发公司载体优势进行互补合作,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签订委托管理合作协议,招引落地IC设计类企业等新型研发机构。拿出6000平方米载体,作为“芯火空间”中小设计类企业项目孵化器运营,对成长性高、融资能力强、设计工艺先进、有较高发展潜力的行业细分领域内设计项目,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自运营以来情况良好,与集萃智能所、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现已成功落地芯带科技、健芯半导体等专业IC设计类项目近20个。

(二)关于“空港经开区优势发挥不足”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苏锡对接合作。一是积极加强和苏州相城区、相城区望亭镇的对接沟通,先后2次邀请苏州相城区及望亭镇赴空港考察调研,就下阶段融合发展开展积极探讨。邀请苏州相城区发改委赴我区开展工作交流,就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两区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协作对接。我区鸿山街道和苏相合作区(漕河街道)开展互访调研,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进行探讨学习,并立足漕湖经济圈探索合作共建事宜。二是参加苏州无锡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参与《苏州无锡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拟制,积极呼吁明确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和苏州相城区之间的全面融合协作,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联合周边区域积极共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三是围绕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我区2次邀请市发改委赴空港指导创建申报工作,在市发改委统一组织下,赴苏州市发改委对接商谈,已基本形成共识,提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初步方案,待无锡、苏州市级层面签订合作协议后,将赴省发改委进行对接,组织编制《无锡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四是推动区人大与相城区人大签订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合作交流协议,力求通过加强工作协作,取长补短、借智借力,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汇聚力量,两地人大重点就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交通互联、产业经济发展、民生关键问题等工作开展联合调研、联动监督;完成鸿山街道人大工委与苏州相城区黄埭镇人大、漕湖街道人大工委合作签约,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五是推动区政协赴苏州参加苏州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湖州吴兴区、嘉兴秀洲区共同参与的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进会,重点就科创赋能、产业协同,助力环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强链建言献策。六是邀请苏州市虎丘区政协赴我区推进“建立环太湖区域政协联动机制”工作事宜。积极对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赴空港(硕放)参观调研无锡市快递物流业党群服务中心。探索执法协作机制,推动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下属硕放中队积极开展长三角区域毗邻城市道路运输联合执法整治行动,重点检查包车客运车辆超范围经营、未持有效包车客运标志牌经营、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及非法从事危险品运输等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优化交通体系布局。科学制定全区综合交通布局规划,推动市域快速交通、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成环成网;充分发挥机场的枢纽作用,重点加强苏锡交通衔接,完善空港集疏运体系;整体优化交通环境,打通交通堵点和断头路,提高公共交通通达性,积极改善城市出行条件。目前已委托专业单位初步形成机场交通快捷化及苏锡临边交通相关方案,重点对机场周边涉及的312国道、雪梅路、华友中路等相关道路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将交通方案纳入空港产城融合规划进行合理性研究。

三是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积极配合市建管中心推进312国道新吴段建设,做好施工保障和沿线企业协调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投入建设资金10.9亿元,完成实物量的27.5%。

四是扎实推进水运建设。上港ICT项目4月开始试运行工作,港口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TOS)测试版6月完成上线,目前ICT项目已执行线路为外港、洋山中转线每天一班。基本完成120TEU河海直达船“汉唐无锡号”船舶航行相关手续及审批工作,洋山直航线待河海直达船正式下水后执行一周两班,力争下半年促进水路箱量大幅提升。综合考虑大运河管控规划核心监控区影响,完善无锡内河港新安作业区国家二类口岸海关监管场所项目设计方案,启动土拍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港区综合交通影响评价初稿,计划11月完成审批。

五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截至目前,空港经开区已完成超亿元重大项目备案22个,其中超10亿项目1个,超5亿元项目1个。1-9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05.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9.4%,超时序进度4.4个百分点。

六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大重大外资项目招引,新批协议注册外资4000万美元项目1个,完成到位外资3140万美元。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6个省市区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7.6亿元,超时序进度15.7个百分点。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威伊艾姆高端电机成功实现“五证联发”和“拿地即开工”,较一般项目开工时间至少提前4-5个月;建立重点企业挂钩服务机制,“6·28”疫情期间,及时协调企业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放纸质通行证498张、审批电子通行证共12882条,共有14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闭环生产,涉及职工18992人;做好稳企惠民纾困停业补助工作,共审核通过企业、单位657家,发放补助金170余万元。四是加强对上沟通,力争省级开发区2021年度排名与上年度相比有较大幅度进步。

七是大力盘活土地资源。1-9月,空港(硕放)拆迁腾退低效用地173亩,完成政府包租32.5亩;新开工工业载体19.4万平方米,竣工投用20.2万平方米;2家企业进行拆除重建,自改面积分别为52亩、6.9万平方米;1家企业改扩建,盘活存量用地23.6亩。1-8月,空港(硕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2 %,工业企业绩效评价正在进行中。

(三)关于“综合保税区产业转型不快”问题的整改。

一是强化区港联动效应。一是“智慧监管”系列改革见成效。全力拓展无锡空港-高新区综保区“区港联动”直通货站业务量,推动进口“舱单分拨”业务模式试点应用。优化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分类监管流程,助力企业开展区港联动物流拼装分拨业务。试点连接共享物流仓库数据,实时监控企业进出口、进出区货物数量及状况,推动区港联动物流贸易便利化。二是联动创新保障设备有序进口。建设机场危化品暂存区和启用暂存区开展光刻胶进口查验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光刻胶进口难题,1-10月已保障光刻胶顺利进口305吨。三是实现融合互促高质量发展。视疫情发展及时推动国际航班恢复,新增日本航线、韩国一周三班恢复常态化运行,SK海力士、海太等企业备品备件及原材料区港联动直通韩国业务量猛增,推动在综保区实现集货、分流、订舱、打板、安检等航空货运全流程贯通。推进机场冰鲜水产品和食用水生动物进口指定口岸正常运作,积极对上争取无锡药品进口口岸增加综保区关区代码,推动空港口岸功能向综保区延伸。四是推动大飞机产业链全面发展。充分叠加综保区保税政策优势和机场航空资源优势,加强与商飞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交流,争取大飞机产业链核心项目落户无锡高新区,推进商飞产业链创新谷无锡基地以及无锡大飞机产业园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赢。

二是深化“五大中心”建设。策应全市建设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示范区试点,形成10项可复制可推广的保税监管模式;综保区成功获评全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全市车联网先导区创新区;首次在综保区叠加开展医疗器械保税物流+保税展示交易,“一纳”改革试点企业达到13家,调库金额超28亿元,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位列全省第一,综保区保持全国综保区绩效评估“A”类,产业转型升级“五大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年预计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在无锡市排名从第8位提升到第6位;完成财政总收入约45亿元,同比增长16.6%,今年9月,综保区财政总收入已超去年全年38亿元税收水平,位列全省综保区第一。在无锡市进出口百强企业前5强企业中,综保区企业占4家,分别为海太半导体、SK海力士、希捷国际、富昌中外运,外贸“压舱石”作用发挥明显。二是保税研发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积极推动保税研发新业态项目招引及入驻,捷普电子百亿产值特斯拉PCS及新能源核心组建研发项目落户,启动敦南IGBT封测总部项目,新增博砚光刻胶研发中心、马丁科瑞封装核心装备研发和长风药业吸入性药物研究所等3个研发机构落地运营,累计保税研发设计企业8家,规上企业研发覆盖率达80.5%。三是建成全球维修检测特色产业园区。完成保税维修检测中心的选址和翻新,建设全球保税维修中心展厅并对外开馆,区内捷普电子、来德福特、科尔泰等12家企业开展保税维修检测服务;宜科、盛维、未来宝、德国普发真空等60多家企业开展驻厂服务及售后维修服务,今年预计完成保税维修检测进出区货值超15亿元,同比增长50%。四是加快打造销售服务中心。辐射带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SK海力士、欧司朗等销售公司业务发展稳定,全年贸易销售额超700亿元。加快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建设,国内第一家佳能光刻机整机设备全国分拨中心启用,全年保税物流进出库金额约3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辐射区内外企业超60家。设立无锡跨境电商线下展示和服务中心,小天鹅、佳利达成为全市跨境电商“1210”海外仓出口最多企业,“1210”跨境海外仓出口超1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一;新型离岸贸易收支金额达到70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一。

(四)关于“鸿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效不明显”问题的整改。

一是提高旅游资源效益。泰伯4A级景区9月份成功通过省文化广电旅游厅复核,钱穆故居(怀海义庄)活化利用工程正在实施中,燃情鸿山葡萄乡村旅游季活动荣获省文化广电旅游厅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总投资8000万的乡村民宿已进入设计环节。顺利开工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一期工程,目前启动区建设有序推进。

二是擦亮全域旅游品牌。成功举办2022燃情鸿山葡萄奇遇乡村旅游季,发布鸿山旅游年票等节庆和特色活动,积极开发互动型、体验型旅游产品,着力提升综合效益。目前,正加紧制作和完善“四季礼赞”节令系列活动升级方案,争取尽快出台、尽快实施,全面打响文农旅融合品牌IP。

三是加大文旅宣传力度。全新鸿山视觉形象导视系统已设计完成,高达25米的度假区精神堡垒已进入招标环节,计划11月开工、年底竣工。已完成欣鸿路、振鸿路等3条道路的文化形象设计方案。与无锡广播电视集团签订旅游宣传协议,进一步加大媒体推广,不断提升鸿山全域旅游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是稳妥处置长乔海洋王国项目。原长乔海洋王国项目395亩中383亩已完成退地,其中100亩已再次挂牌出让,由香港绿地摘牌。专程赴杭州长乔集团总部,与其董事长再次洽商新的商务合作模式及剩余虎鲸暂养池12亩土地与虎鲸的妥善处理方式。目前,长乔集团正在研究新的合作方案或退出处理方式。

五是积极盘活吴越水街。与万达签署项目定位策划咨询服务协议,委托万达开展系列商业策研策划工作,万达方面已于9月份完成整体调研报告、商业定位和规划等;万达华东区域总部已同意关于委托运营事宜,并已通过万达集团北京总部投审会,将加速推进公共部位装修及商户入驻等相关事宜,确保项目2023年7月正式开业运营。

六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鸿山旅游度假区指挥部及指挥部办公室等议事机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强化统筹协调。一是成立吴越文化项目推进专班,汇集区各部门、鸿山街道、新发集团及灵山集团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成立鸿山旅游度假区数字文娱项目用地保障联合工作专班,将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目录,积极对上争取,保障项目整体用地需求。三是制定公司各项议事决策流程,针对项目建设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审议及时解决。项目共分为三期建设,其中首开区占地32亩,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总投资1.67亿元,主要建设文化中心。首开区目前已完成桩基施工,正进行土方开挖,预计今年12月主体结构封顶,2024年底前竣工。项目一期立项已完成,主要建设商业街、酒店及先导花园,总投资约21亿元,正进行设计方案深化,预计今年底具备开工条件,2023年全部进入施工阶段,2024年底前竣工并转入试运营。项目二期主要建设民俗、鸿山飞凤馆等,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6年下半年竣工。整体项目力争2027年上半年运营。

七是加大养老旅居推介。研究鸿山现有养老载体活化利用、提档升级和推广事宜,对接九如城集团,通过其在国内各地区站点,对鸿山旅游度假区进行广泛宣传,吸引居民群众到鸿山养老旅居。

八是营造美丽乡村风貌。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1200亩高标准农田初步设计及项目立项,内容涵盖农田设施建设、生态沟渠、物联网技术等,涉及项目地块的文物评估报告已逐级报送至省级文保部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七房桥村、大坊桥村、东塘街村3个美丽乡村项目,进行施工方案再细化、施工计划再调整,道路翻修、雨污水管道改造、景观绿化施工、村庄环境提升、河道美化等工程已基本完工。

九是完善路网水网体系。大力推进鸿声南路西延段、振兴二路、鸿运路北延道路新建工程,为周边已建成的商品房及安置房小区住户提供便利出行条件。完成鸿声河、徐塘桥浜、姚更上浜3条河道整治工作,剩余6条河道已完成项目招标、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年底前竣工。同时,提前谋划制定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计划。

(五)关于“外资企业科技创新贡献度较低”问题的整改。

一是引导外企加大投入。一是建立鼓励外企科技创新制度。发布《无锡高新区关于加快推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建设的若干政策》(锡高管发〔2022〕17号),以及《无锡高新区关于科技企业精准培育的实施办法》,鼓励外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明确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科技企业每年研发增长部分进行支持奖励。二是通过财务制度鼓励外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宣传《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号)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的内容,将政策及时传达到每家外资高企。制定并下发研发投入提升工作要点,引导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在管理费用中设立研发费用科目或建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辅助账,树立从项目落户高新区就建立研发投入的概念,逐步引导科技企业开展研发、专利、项目“三清零”。三是针对重点外资企业开展研发提升专项行动。成立研发投入提升工作专班,将高质量发展考核与高新区争先进位两项工作全面融合,明确各部门、街道和园区的企业职责边界,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推进日常研发投入提升工作;定期通报各板块研发活动覆盖率,解决工作中的要点问题,协调重点企业的难点问题。四是加大对外资企业高企培育推进力度。组织推荐39家外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申报19家,到期重新认定20家。计划开展高企孵化培训班外企专场,做好明年重点申报储备工作,目前已开始联合各板块积极发动外企参与培训。

(六)关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问题的整改。

一是鼓励民企自主创新。以工业企业评价、工业载体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为抓手,大力推进低效用地腾退盘活,通过政府收储包租、企业增容技改等多种模式,鼓励企业主动挖潜,改造老旧厂房,拓宽发展空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建设高标准工业载体,鼓励中小企业工业上楼,推动资源向优质民营企业集聚,培育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出效益。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共腾退盘活低效用地1448亩。

二是狠抓工业载体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以政府可管、可控、可用为前提,引导区级国资公司、街道集体资源、被拆迁企业资金、社会资本共同推动工业载体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底,工业载体项目开工13个,建筑面积69.14万平方米;竣工12个,建筑面积39.57万平方米,竣工率、出租率分别达65.3%和86.1%,厂房竣工和项目入驻无缝衔接,实现“交付即满租”。按照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工业载体高质量发展等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督促园街板块清理腾退低效企业,协调银行做好国资建设项目融资放款工作,督促园街板块加快建设高标准工业载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推动街道工业集中区亩均销售、亩均税收持续增加。

三是做好招大引强文章。区主要领导、招商分管领导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开展经贸招商和投资促进活动,通过举办专场投资说明会、合作恳谈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点对点”专访推进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与央企国企、知名民企、知名企业的合作与对接,推动北方华创等一批重点内资项目签约落户。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推进产业向高端延伸,先导智能坚持自主创新,投资建设先导集成电路产业园,已成功孵化江苏微导、天芯微、先为科技、吴越半导体等一批高精尖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潜在企业;奥特维、祥生医疗等一大批本土企业扎根高新区,实现总部基地化发展。

四是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召开专精特新企业座谈会,成立区企业和企业家协会,解决好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9月底,新增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新增授牌省级民营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兑现民营企业扶持资金8000多万元。

(七)关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动能不强”问题的整改。

一是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召开区人才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实施“飞凤人才计划”升级版3.0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意见》,对标苏州工业园区等人才工作先进地区,提高入选国省市人才项目配套补贴比例或补贴额度。在无锡市《关于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后,根据市级政策情况,调整完善出台区级人才政策。强化海外引才工作力量配备,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和工作专员两支队伍,构建由组织、宣传、教育、科技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拓宽海外引才渠道,深入挖掘高新人才发展集团、科技镇长团、哈佛校友会等海外资源,与市人才集团深度对接海外引才工作。持续发挥政府基金效用,为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注入资本活水。深入开展第二届海外高端人才招聘月岗位征集,征集“太湖杯”大赛项目1217个,其中国际组项目272个。

二是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研究编制《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未来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发展路径和战略举措。出台《无锡高新区关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对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元宇宙未来产业培育支持力度。10月27-29日,成功举办半导体设备年会、封测高峰论坛等集成电路产业系列活动,搭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产业项目落地,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目前,正积极筹备物博会论坛等重大产业活动。

(八)关于“产城融合缺少整体规划”问题的整改。

一是高位推动产城融合。围绕“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发展目标,立足区域协同发展,科学编制完成全区产城融合规划、各功能板块产城融合行动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产城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并于9月24日对外发布。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提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绿化景观、城乡融合等规划支撑体系。

二是优化产业园区布局。依托我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六大产城融合功能区规划,完成产城空间格局优化提升,锚固产业用地控制线,优化产业空间组织和产业用地布局,新增如创新产业空间、产业邻里等产业区和生活区功能性过渡空间,减少生产生活干扰。紧密衔接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功能园区,严格地块供地前环保审查,确保用地生活功能和产业功能布局协调。

三是系统施治废气扰民。一是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出台《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涉气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锡新政办发〔2022〕27号),明确对重点区域的准入管控要求。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涉气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锡新环发〔2022〕139号),明确重点区域范围,建立重点信访敏感区域周边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二是全力解决信访难题。针对重点区域正大万物城周边废气扰民问题,强化市区街三级联动,通过日常检查、突击夜查、专家排查等方式,始终保持对该区域周边企业污染源严管态势。对正大万物城周边500米范围内开展排查整治,形成“一企一策”整改方案,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同时严控新增涉气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二改三”建设,淘汰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大、污染重的企业。目前,省环保集团专家摸底排查出正大万物城周边重点企业各类环境问题149个,其中已完成整改138个、11个正在整改中,近期涉及正大万物城周边异味扰民信访数量已明显下降。

四是加快完善产业园区优化提升机制。一是认真梳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力争尽快出台《无锡高新区工业厂房出租管理办法》《无锡高新区工业载体用地分割转让实施办法》《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科技支持政策指导意见》《区街一体化招商工作方案》等管理制度。二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拆迁腾换”“企业自改”“国资参与建设”等重点指标考核权重分值,严格执行《无锡高新区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绩效考核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考核制度,按时组织园街板块“三优化三提升”月度考核。三是定期召开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工作推进会,9月28日,区主要领导带队现场调研产业园区,查看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和园区环境提升效果,布置推进下阶段工作开展。

五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一是依托高新区(新吴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总体规划,完成优化全区产城关系和用地功能配比,通过新增高品质国际住区和配套服务设施,强化优质居住空间供给,推动地区职住平衡。二是完善全区综合交通布局,健全并提优综合交通支撑体系,积极推动交通不畅地区路网环通和断头路打通,提高道路通达性,为市民和就业人口提供完善的对外交通出行方式。三是围绕完善高品质国际化城市功能和社区配套服务功能,部署实施国际城区建设行动、人文品质提升行动、绿色低碳示范行动、城市精细治理行动等具体建设行动,推动国际社区、产业邻里、人才公寓、教育、文化、美丽农居、公园绿地等项目落地实施。

(九)关于“城市生态环境隐患较多”问题的整改。

一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成立全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通过联合检查、重要问题会办等方式,加强部门、街道间横向沟通和工作协同,对印染企业逐个会诊,制定“一企一策”,依法依规督促企业落实落后装备淘汰。截至目前,关闭退出印染企业和化工企业各1家,淘汰落后装备27台。加强节能诊断工程,全面推进重点行业节能诊断,已完成企业诊断128家。

二是扎实推进污染减排。一是强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结合年度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涉水工程减排,完成梅村厂五期深度提标改造。全方位、多渠道梳理大气减排项目,推进VOC、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已完成35家低效收集或处理设施企业提标升级、40家企业“一企一策”编制、100台工业炉窑治理“回头看”工作。二是打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战。强化餐饮油烟整治,10月份完成新地假日广场餐饮绿岛项目,对餐饮油烟进行二次净化处理,进一步减少油烟排放,改善旺庄国控站点周边微环境质量。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加大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监测抽测力度,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截至目前,累计路检路查柴油车1043辆,入户抽测柴油车293辆,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92台。强化重点污染源优化减排,积极推动友联热电、蓝天燃机通过减少运行负荷、优化治理设施运行等方式,持续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益多环保热电已于9月份停产。紧盯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完成17家源头替代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企业清洁原料替代工作。深化差别化管控机制,完成340家重点企业绩效分级评价及应急减排清单修订,为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管控打好基础。截至目前,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4%,在无锡市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一位,改善幅度位于无锡市各板块第一。

三是严防严控扬尘污染。一是制定全区所有建设及拆迁工地统一管理标准,明确惩戒措施,推出“新吴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告知书”、“小微(临时)工程疫情防控要求及扬尘管控方案”“备案告知承诺制”“保蓝天控降尘新吴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再提升”等内容,组织人员对各类建设和拆迁工地进行文明施工宣贯,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二是对建设工程进行分级分类管控,以3公里、5公里、8公里为界,进行常态化扬尘巡查,8月以来已累计出动检查人员959人次,检查辖区内各类建设工地490次,发现问题385个、均已整改完成,完成扬尘类行政处罚14起、罚款59万元。目前,全区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和扬尘管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积极改善河道水质。一是“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持续推进。我区“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全年建设任务6块,目前已完成5块、完成率83%,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加大管网巡查检查力度,确保长效管理,巩固全区域排水达标区建设成果。二是完成长江、太湖排污口整治工作。全区长江、太湖排放口共88个,目前已整改完成84个、完成率95%,剩余4个,待雨天排放口水质检测合格后销号。三是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提高河道自洁能力。对标全年创建13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和52条区级美丽示范河湖目标,已完成市级美丽河湖9条、区级美丽示范河湖43条。加强水质监测,38条重点河道优Ⅲ比例稳定在80%以上。四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泵站调水,铺设输水管道引流活水。利用梅村污水厂准Ⅲ类尾水为河道补水,目前水泵房改造已完工,输水管线已铺设4000余米、完成率90%。五是综合治理消除黑臭河道。全面消除3条黑臭河道,后续将加强河道长效养护,健全河道管理及考核机制,明确落实河道养护经费、养护职责等,有效提升养护单位管理能力,确保水体长治久清。

五是重拳整治沿河企业。组织开展太湖安全度夏问题核查、打击废水偷排直排、涉水企业事故排放、涉挥发酚企业专项整治、涉磷企业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涉水专项检查,立案处罚15家企业涉水违法行为、处罚金额339万元。

六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一是根据“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实际运行情况,优化调整区安委会成员单位42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16个。区街均已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的“双主任制”,街道主要负责人亲自分管安全生产工作。8月再次动态更新调整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对氢能源、储能电站、剧本娱乐等新行业新业态,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二是在无锡市率先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制定出台《安全生产专委会考核办法》,印发年度考核细则和季度考核细则,对专委会工作制度运行、飞行检查、行业领域长效机制、年度攻坚任务落实等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街道、专委会成员单位对专委会工作的年度成效评价,督促专委会切实发挥监管效能。三是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全区各类监管对象按照28个行业领域,明确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管办法,今年以来,专项整治分级分类检查单位13936家,排查一般隐患26963项、整改22743项、整改率84%,重大隐患125项、整改116项、整改率93%,处罚1025家、罚款2503.8万元,停产整顿47家,约谈警示196家次。四是探索实施安全生产“精微网格”工程,制定高新区安全专属网格职责清单和网格员考核办法,明确监管内容、检查频次和工作要求,完成全区专属网格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调研汇总。目前“新吴区网格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开发完成并进行试用,三季度网格员巡查企业177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93条。

七是完善危废监管体系。制定印发《无锡高新区(新吴)危险废物配套能力建设管理办法》,督促帮扶企业深入排查整治危险废物问题隐患,共计出动2000余人次,检查企业1100余家;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目前已完成15家。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平台应用,目前已签约1464家,纳入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平台959家。

八是清理“厂中厂、园中园”。一是召开“厂中厂”整治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厂中厂”整治。会商确定《“厂中厂”安全监管工作布置、推进、闭环工作指引》,构建派驻中队与街道协同工作机制,结合“三优化三提升”和示范园区建设,有序开展整治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厂中厂”排查摸底,区街联合梳理“厂中厂”清单,并按照“好中差”分类,共计摸排“厂中厂”点位427个,涉及“厂中厂”企业2295家。面向房东及承租方,及时发放《无锡市工业厂房出租方安全事项告知书》《无锡市工业厂房承租方安全事项告知书》,履行告知义务,并督促其开展自查。截至9月底,已验收通过“厂中厂”点位335个,涉及“厂中厂”企业1624家。对出租企业和承租企业同时处罚案例3起,曝光典型违法案例4起。三是针对园内、厂内工业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目前全区4579家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并实施每年更新报告。针对疫情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调整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思路,今年5月以来,已开班12期,对2286名企业负责人和3181名安全管理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四是发挥微信服务号有奖举报功能,及时核查举报“厂中厂、园中园”安全生产问题,在园区、厂区出入口、工人住宿集中区张贴宣传海报2000余份,提高有奖征集知晓率和参与度,累计奖励76起、共计16万元。

(十)关于“城市文体设施建设不快”问题的整改。

一是推进区级文化中心建设。无锡太湖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暨无锡市交响音乐厅项目已完成项目深化方案设计、EPC工程总承包开标、评标相关工作,同步完成土地挂牌公告、项目场内清障工作。正在推进项目设计方案报审、室内概念意向方案设计、景观照明概念设计、场地平整等工作,将于近期开工。

二是推进伯渎河片区级文体中心建设。伯渎河文化中心项目、伯渎河体育中心已完成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前期手续,幕墙、装修、智能化审图已报审,室外管线、绿化方案已预审,完成两个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招标、定标等工作,确定施工单位,完成现场试桩,年内开工。

三是推进基层社区级文体游园建设。排查适用地块,坚持早开工、早竣工、早受益,目前已完成13个文体小游园全年建设目标。

(十一)关于“‘一把手’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向纵深有欠缺”问题的整改。

一是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职责。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的实施意见(试行)》。强化理论思想武装,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权威著作,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区委常委交流学习体会。今年以来,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组织集中学习21次,开展交流研讨6次。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三支队伍”交流使用力度。根据我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聚焦六大产城融合功能区布局结构和产业特色,围绕区街联动融合发展思路,构建“一区多园”全域联动发展框架。8月中旬,获批设立无锡新加坡科创城管理办公室。

二是发挥“三项机制”效用。一是实施风险备案,开展容错纠错。针对采取便利化采购防疫物资、星洲工业园区用电增容等12项事宜实施风险备案,有力保障了各项紧急任务、重点目标的顺利推进落实。对新安街道原民政科工作人员进行容错免责。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积极选树典型。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勇当“锡新先锋”的若干意见》,突出正向激励、严管厚爱,树立更加鲜明的用人导向。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对于在政治表现、担当作为等方面经调查核实符合“下”的情形的,坚决予以调整。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干事合力。开展无锡高新区成立30周年专题宣传,大力弘扬“高新区精神”,鼓励党员干部探索创新、担当作为,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分量、有影响的融合报道作品。

三是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对照《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组织8个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对标自查、查漏补缺,为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作提前准备。谋划今年四季度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计划,依托各级联动的“示范班+全覆盖”模式,抓好村(社区)、“两新”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

四是压实国企党建责任。制定出台《2022年度国资系统党建工作考核办法》(锡新国办委发〔2022〕17号)、《关于印发2022年中共无锡高新区(无锡市新吴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委员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的通知》(锡新国办委发〔2022〕18号)、《2022年国资系统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要点》(锡新国办委发〔2022〕19号)等文件制度,持续压实“第一议题”制度,印发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全力构建“国企姓党听党指挥”政治生态,定期召开国资系统党组织书记从严治党述职会议,听取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常态化开展各项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将管党治党责任在国有企业压紧压实。

五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细化责任清单,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作为压紧压实的重要抓手,督促区级机关部门党委(组)、街道(园区)党工委对照区委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结合实际制定责任清单,并根据责任清单明确的工作“路线图”,不折不扣抓好任务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末梢、国企领域延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对基层和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对管党治党履责不到位的坚决问责。省委巡视组进驻我区以来,共对6名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不力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问责。

(十二)关于“监管力量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充实国企监管力量。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县(市、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推进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干部选人用人程序,选优配强纪检监察干部。

二是加强工作联系指导。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每月国企纪委书记和专兼职纪检委员工作例会机制,加强业务交流,促进共同提升。二是汇编典型案例。认真梳理分析国企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编印《国有企业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汇编》,为日常监督办案提供工作指引。

三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制发《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方案》,落实分层分类、全员覆盖要求,采取“教育培训+实战练兵”的方式,共开展集中培训8次,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69人次参加,统筹安排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跟班学习锻炼13人次。

四是加强国企党的建设。一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全面梳理排查区属国有企业现有党组织及党员情况。经排查,17家区属国有企业、44家子公司 ,现有党组织26个,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23个,党员总人数456人;未成立党组织35个,涉及党员人数共计34人。二是经初步排查,符合成立党支部的有4家,其中新发集团2家(党员人数分别为3人),人才集团1家(党员人数5人),智慧新吴1家(党员人数为5人);不符合成立党支部的有31家,其中11家企业党员均少于3人,16家企业党员数为0,4家企业处于清算、注销或转为参股企业。截至目前,新发集团党委已召开党委会,研究同意成立无锡市新发城市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无锡市新发集成电路产业园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并行文批复。

(十三)关于“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具有区域特征”问题的整改。

一是护航年轻干部成长。一是大力实施“鸿鹄青年”工程。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把政治标准作为选拔第一要求,加强年轻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做到严在日常、管在经常。二是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在10月举办的全区年轻干部培训班中,将廉政课程作为必修课,组织区纪委书记和检察院检察长分别为年轻干部讲授专题廉政党课。组织开展廉洁教育,以实景化课堂增强年轻干部廉洁意识。整合利用好全区红色资源,分批次组织新入职选调人才至“四千四万”精神培训教育基地、江抗东进纪念馆、怀海义庄等处担任红色讲解员。三是推动“惩治防”贯通融合。严肃查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组织46名新提拔年轻干部参加任前廉政考试。利用“清风新语”微信公众号发布《年轻干部别把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等文章8篇,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高度警惕防范“涉网”“涉赌”腐败对年轻干部的侵蚀,编印《年轻干部忏悔录》,对3起“85后”“95后”年轻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助推年轻干部闻警自省、检视整改。

二是时刻筑牢纪法底线。严查快办重点线索,收到省委巡视组移交的李某酒驾问题线索后,我区纪检监察部门快速对其立案审查调查,目前已查实李某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家法律法规;同时,深挖酒驾背后“四风”问题,查处违规收受礼金礼卡问题6件。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对2起党员干部酒驾和赌博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效应 。及时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完善纪委监委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单位的信息交流和线索移送机制,每月指定专人进行对接和线索通报移送工作,把核实党员和公职人员身份纳入公安机关查处酒驾醉驾的执法办案流程,省委巡视组进驻以来,法院移送问题线索3件,目前均已立案。

三是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一是加大通报力度。省委巡视组进驻以来,先后2次对4起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对江溪街道城管中队副中队长范国庆等违规收受微信红包问题进行专题通报,持续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二是加大督查力度。紧盯中秋国庆期间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明查暗访27次,检查餐饮场所、超市、国企食堂等单位57家,持续纠治“四风”问题不松懈。三是加大治理力度。制发《关于开展违规收受微信红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违规收受微信红包集中清理整治,省委巡视组进驻以来,共立案查处违规收受微信红包问题8人。四是加大惩治力度。保持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的高压态势,省委巡视组进驻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起33人,党纪政务处分31人。

四是惩治群众身边腐败。一是深化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安置房物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对前期审计发现问题开展核查,立案5人;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专项治理,留置1人。二是开展政治巡察。深入推进二届区委第二轮“巡街带村”和国企专场巡察,将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列入巡察工作重点,拓展线索来源,共发现基层群腐相关问题线索18条。三是畅通信访渠道。全面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在全区6个街道112个村(社区)运行,完成“监督一点通”平台与12345平台对接工作,目前共收接群众各类反映、投诉问题52件,办结5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7%。四是严肃查处问责。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省委巡视组进驻以来,共查处相关问题22起23人。五是强化建章立制。做深做实江溪街道城管中队原副中队长范国庆、梅村街道原村镇建设办主任蔡军良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向区城市管理局、梅村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查找问题根源、健全完善机制。

(十四)关于“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群众基本需求”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快学校建设进度。抓紧推进“十三五”期间还未投入使用的7所中小学、幼儿园(鸿山新市镇中学部、小学部、工博园配套小学、新光幼儿园、红蕾幼儿园、江华幼儿园、泰山路幼儿园)建设,预计鸿山新市镇中小学、新光幼儿园、红蕾幼儿园、江华幼儿园、泰山路幼儿园将在2022年底完成项目建设,工博园配套小学已推进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

二是优化学校规划布局。研究出台《新吴区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三年计划(2022-2024)》,新布局一所A4地块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化长江路片区教育资源配置。启用新吴实验中学新校舍,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江路片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三是合理控制办学规模。摸清底数,研究制定《关于新吴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规模偏大的整改方案》,对义务教育学校深化实施“一校两区”管理模式,目前完成8所学校“一校两区”调整,成功化解部分学校办学规模偏大问题。后续将深化实施《整改方案》,努力将办学规模控制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评估细则的范围内;用好用足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启动新一轮入园、入学需求预测,优化、完善、调整施教区划分,逐步化解学校办学规模偏大问题。

四是提高师资质量。2022年秋学期开学前,根据学生入学情况,按照省定标准,补充非编教师,开学前教师已基本配备到位;同时启动2023年教师招聘,预计增招在编高层次教育人才200名,补充师资力量。对现有学历不达标的11名教师制定“一人一策”,明确对在职进修教育类专业并获得高一层次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给予财政经费补助;确难提升学历的,将在教师配备到位的基础上调整岗位。

(十五)关于“医疗资源供给依然不足”问题的整改。

一是提升医疗服务能级。一是提升服务能力。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开展三甲医院创建工作,梳理评审标准,明确目标差距,完善组织架构。二是加快内涵建设。建立与上海瑞金总院、省市信息中心的信息联通机制,实现与上海瑞金总院的同质化管理。三是加快人才梯队建设。着眼基础人才、高端紧缺人才等当前重点需求,科学设置招聘岗位,用好“上海瑞金总院”及新吴区专项编制资源。

二是推动基层提档升级。围绕“中心+特色”,加快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搬迁和二级专科医院创建,确保今年年底前启用区老年病医院和鸿山医院,通过多种途径招引医疗机构,10月已完成九鸿护理院设置审批。

三是加强医疗资源供给。一是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健康运行,明确“三级甲等”医院创建目标,全区医疗服务载体不断建成,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平台吸引力不断提升。二是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加大,制定普通、高端、农村订单三类人才招聘计划,截至目前,普通招聘工作录取95人;出台《农村订单招聘定向招聘意见(修订稿)》,调整医学生分配方式,累计招录毕业生16人,两项合计招录人员111人,已超过年度100人计划。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编内人员招聘工作已经启动。

四是完善精神专科布点。梅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精神科科室设置和精神专科医生转岗培训,配备奥沙西泮、盐酸多奈哌齐等30余种常用精神专科类药品,精神科普通门诊已于10月中旬正式开诊,目前已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精神专科诊疗和开具精神类药品,具备为辖区精神病患者进行属地就诊和配药的服务能力。

(十六)关于“群众居住品质不高”问题的整改。

一是大力补齐安置房缺口。一是提速项目开工。6月底新开工建设锦硕苑二期706套安置房;8月份以来,新开工建设南站花园一期、丽新苑一期、二期、新安花苑五区二期2290套安置房,整改方案中提及的2700余套待开工安置房已全部按计划开工建设。二是做好安置分配。9月底,江溪街道叙丰家园E区180套安置房按计划顺利平稳完成安置分配工作。三是有力推进回购。新安街道完成143套、约1.26万平方米安置房回购工作,有效缓解安置房源紧缺问题。四是加强提前谋划。关于未来两年拟建安置房项目的请示报告8月份已上报市政府,9月上旬市住建局已赴我区开展现场勘验和论证工作,目前正按要求细化方案。

二是提升物业管理水平。8月份以来,拆迁安置房小区物业市场化率已超过80%,累计有36个小区全面引入市场化物业公司进驻管理,36个小区保洁、保安等物业主要服务事项实施市场化运作。强化区街联动,累计检查拆迁安置房小区近百次,发布住宅小区红黑榜2期,约谈黑榜小区物业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28次。

三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8月份,欧典家园二期通过省宜居住区现场验收,欧典家园二区老旧小区改造达到省宜居住区标准,成为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典范项目。9月份,已完成我区安置房及老旧小区改造导则编制,并通过专家论证,同步下发至各街道(功能园区)。10月底,已完成香熙苑、锡梅小区、梅荆花苑三期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造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8万户;咏硕苑、鸿泰苑一区将在11月底前完成改造工作。明年计划实施的新安花苑一期达到每平方米500元标准,已完成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目前已进场施工。该项目将为我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样板,显著提升改造效果。

四是优化“打工楼”“城中村”环境。进一步梳理89个“打工楼”,出动检查“打工楼”15人次,督促产权单位明确管理职责、提升管理水平、做好环境提档。压实“打工楼”属地安全、消防责任,积极整治群租行为,建设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新吴“外来人员之家”。对暂时未纳入拆迁计划的“城中村”,纳入全区住宅小区精细化考核管理目标,定期不定期开展“城中村”环境抽查,已完成8个城中村抽查工作。

五是扮靓乡村人居环境。一是加快推动东塘街、大坊桥两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充分摸排村民平移意愿的基础上,对村庄发展定位、三条控制线、人口和用地规模、重大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村庄产业规划、居民点详细设计进行整体统筹研究,形成了待论证成果。二是集中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旱厕动态清零“两大行动”,形成全区38个自然村环境整治“一村一档”;常态化开展区级第三方暗访测评,8月以来开展督查巡查13次,现场反馈问题257条,目前整改完成率99%以上。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季度暗访测评中,我区综合得分位列全市第一,东塘街村荣登“红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坊桥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坊桥村姚更上获评“无锡最美村庄”。三是有序推进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极端天气农村自建房安全巡查。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现代“美丽农居”建设领导小组,启动“美丽农居”先行示范点建设。制定《新吴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完成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奖补资金对下转移。

(十七)关于“基层党建实效欠缺”问题的整改。

一是自觉抓好贯彻落实。围绕全省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计划和全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要求,研究出台我区贯彻落实的二十条措施。

二是开展全覆盖式检查。部署各直属党(工)委对下辖党支部开展支部台账全覆盖专项自查,重点核查台账(电子台账)真实性,并于9月30日下发通知,从各直属党(工)委抽调分管负责人、党务工作骨干、专职党建指导员组成13个检查组,于10月8日-13日期间,通过与党员群众座谈、列席支部组织生活、查阅台账资料、现场印证评价等方式,对支部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针对红旗社区及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党组织,建立区委组织部定期列席相关党组织组织生活机制。

三是精准评价支部建设。建立党支部建设分类晋级评价体系,于9月15日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评价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9月30日下发《关于开展党支部建设分类晋级评价互学互查工作的通知》,通过各直属党(工)委互查和区委组织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准型、创新性党支部综合评定情况进行检查评定。

四是规范抓实党务工作。开展两轮专项行动,全覆盖清查整治,相关问题均已整改到位。组织全区党组织开展一轮专题学习,区委组织部、直属党(工)委分别开展一次专项抽查,未发现新的问题。督促旺庄街道党工委上报具体整改方案,明确由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牵头整改工作,并就规范党务工作开展专项自查、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拟定“融智引航计划”、实施巩固提升专项行动,相关整改情况每周报区委组织部。

五是建立整治长效机制。总结专项行动工作经验,制定实施加强党务工作“五严五强化”规范化长效化建设实施方案。

六是选优配强村(社区)书记。下发届中村(社区)书记调整操作流程参考,进一步明确分析研判、动议等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区级联审要求,对村(社区)书记人选进行审查把关,规范组织全体新选任村(社区)书记参加任前考试。

七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结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需求,综合现有文件规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细则》,从强化政治建设、提升队伍质效等方面规范村(社区)书记“选育管用留”全链条机制。实施《关于开展高新区(新吴区)“三联三强基”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常态化长效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区领导组团分片包干、区机关和国企挂钩联系村(社区)。

八是开展书记赋能提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任务,开展全区村(社区)书记全覆盖培训,依托长江路书记联盟等机制推动书记队伍对标提升。完成全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阶段性评估工作,启动年度“五有五强”型书记申报工作。梳理明确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岗位职责,开辟第一书记宣传专栏,实施新一轮驻村(社区)第一书记需求申报、人选推荐和选派工作。

(十八)关于“求真务实精神不足”问题的整改。

一是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一是严肃纠治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问责处理7名因疫情防控履职不力的基层党员干部。二是大力惩治安全生产检查搞形式走过场问题,发现履职不到位问题15个。

二是加大“四风”纠治力度。坚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日常监督,严肃执纪问责,省委巡视组进驻以来,共立案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起11人。

三是持续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区委班子成员就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开展“三进三解”活动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回头看”。建立“一人一表”和“一问题一反馈”机制,对未真正落实的,在“回头看”过程中同步推进“回炉”整改,并由挂钩对象就帮扶成效作出满意度评价。现常委班子成员已全面完成“回头看”,基层评价反馈满意度为100%。

四是倒查“三微”行动实效。自巡视反馈意见以来,推动旺庄街道第一时间现场查看情况,约谈了公厕管理方西藏新城悦物业,针对前期多次整改但仍反复出现的问题专题,召开整改推进会,督促其对照二类公厕建设及管理运维要求,制定了公厕提升方案,目前该公厕正在施工改造中。此外,督促旺庄街道全面梳理了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开展的30个“三微”行动项目,形成了项目清单,正就项目完成情况和行动成效开展全面自查、逐一过堂。

五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一是出台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意见》(锡新政办发〔2022〕22号)。二是召开专题推进会议,推动农业农村局、鸿山街道、自然资源规划分局、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就“以户为单位取得宅基地分配资格的具体条件和认定规则”进行深入研究。三是今年9月底,组织鸿山街道及相关村,赴惠山区学习宅基地审批开展事宜。

六是研究推进新农房分配。成立街道美丽农居推进专班,制定了初步细则方案和宅基地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及相关操作流程。对村民群众意愿持续推进进行征集。

(十九)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够精准,一些项目存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倾向”问题的整改。

一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成市委减负领导小组我区实地访谈工作,组织开展对6个部门、6人次个别谈话,完成对梅村街道减负工作调研;持续抓好精文减会,1-9月全区文件应发数、会议召开数较2019年同期分别减少47.09%、52.89% 。开展好对社区的问卷调查,掌握减负工作最新动态,切实用好考核指挥棒,继续增强减负力度和精准度,从制度上、根源上为基层纾困松绑。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督促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排查,一旦发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约谈。深挖细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背后的腐败问题,对于履职不力、损害群众利益、借机利益输送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二是协调处置闲置办公楼。推动梅村街道就大楼处置事宜与现合资股东上海静安区国资大宁集团双方达成初步意向,第三方评机已完成价格评估,待双方商谈确定合理价格后,再确定处置方式。预计相关事项今年年底前确定,2023年上半年内确定两栋楼的整体处置方案。

三是完善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一网统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要求,对2023年新建信息化项目组织做好专家评审工作,充分论证项目市场化建设需求,对无明确需求的信息化项目停止或暂缓建设。

四是优化整合信息化资源。一是根据平台实际应用与预期差距,10月12日,智慧新吴公司负责人赴杭州阿里云公司沟通协调云资源和运维费用削减事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及时调整合同执行。二是对“飞凤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用、灵活为主,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化业务推广需求。智慧新吴公司进行项目方案编写和流程推进,已完成项目申报材料以及项目建议书,其中包含新版本物联网平台的建设方案。方案已通过网信办审核,9月23日已通过专家论证会。研发方案设计与项目流程同步并行,现已完成物联网平台的方案细化设计和技术选型。规划团队构成,逐步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架构设计工作。产品组已梳理完成项目功能需求清单和1次需求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需求功能清单。行业专家顾问已完成项目需求清单确认。

(二十)关于“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跑偏走样”问题的整改。

一是完善区街两级“三重一大”制度。制定出台无锡高新区党工委(新吴区委)《关于加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实施意见》并下发,同时,要求各板块、各部门参照党工委(区委)《实施意见》,制定完善本单位、本部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意见。

二是切实提升监督质效。加强对“三重一大”相关制度规定执行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对7起基层违规或擅自决策重大事项的问题进行立案处理。

三是完善产业项目评审机制。进一步规范奖补项目集体研究决策评审制度,建立由区主要领导主持,党政办、发改委、科技局、司法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一事一议”项目协议评审流程。商务局、招商发展中心、科创中心等招商部门按照“一事一议”项目协议评审要求,履行项目协议评审,确保程序到位。10月8日,我区召开了重大产业项目协议评审会,对6个重大产业项目协议进行了评审。

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对政策及重大项目进行事前论证管理、事中严格审核拨付、事后及时绩效评价管理。事前从政策项目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实施可行性、预算编制以及绩效目标合理性、规范性等多个维度开展全面论证;事中对目标完成、付款节点、拨付进度等进行审核;事后及时掌握项目绩效,做到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今年以来已组织实施事前重大产业政策绩效论证6个,重大产业项目绩效论证1个,其中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论证核减率均超50%。加强预算管理,将产业发展基金全面纳入省级预算一体化平台,规范产业发展基金绩效目标编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目标编制同步申报、审核和下达。

五是明确基金扶持对象。对照区“6+2+X”主导产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医药零售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不再列入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指导各园街板块严格履行政策兑现程序,对政策扶持对象及兑现范围等严格审核、严格把关。

六是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所涉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经了解查证,2017年12月完成兑付后,上述企业已不再享受扶持。同时,督促旺庄街道全面梳理了2017-2021年来协议中企业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未有其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情况。修改完善街道“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以及根据区最新产业政策等文件,指导督促做好对《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现代产业发展基金的工作意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现代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及实施办法》等文件、政策的修订完善。

(二十一)关于“巡视整改情况整体较好,但对具体人具体事不愿动真碰硬”问题的整改。

一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出台了《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区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督促国有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内控体系,堵塞经营管理漏洞,建立健全防范经营投资风险的长效机制。

二是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坚持因事择人、因岗选人,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相关规定,树牢动真碰硬的意识,充分运用考核考察、信访查核等成果,加大对人岗不适领导干部的调整力度。

三是抓牢省委巡视整改。一是开展专题约谈。对上一轮省委巡视和区委巡察整改不到位的4个区级机关部门和2个区属国有企业“一把手”进行专题约谈,压紧压实整改责任。二是加强审核把关。加强对省委巡视整改方案的审核把关,完成整改工作方案及整改清单制定工作,明确具体整改要求及各整改环节时间节点。

四是加强巡视整改监督。结合本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在区委第二轮“巡街带村”和国企专场巡察中拓展延伸,并将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今后区委巡察监督重点,以区委巡察巩固深化省委巡视成果。

五是全面加强工程监管。开展严厉打击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招标人自查自纠,并落实抽查检查。印发“建设工程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通知和方案,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双随机检查,抽查32个建设工程项目标段、24个微型工程项目。查处投标单位涉嫌围标串标行为1起,考核扣分处理招标代理机构13 家;通过“一标一评”考核扣分项目3个,对涉及的17名评标专家作出扣分并限制评标资格三个月的处理。参与制定《2022版(市区)建设工程代理机构进场交易业务须知(操作指引)》,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季度分析通报制度。目前所有类别项目实现开评标“不见面”,落实系数抽取、暗标编号、答辩等环节双人见证以及“一标一评价”机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场地已全面部署并试行全方位全时段视频监控系统,推进建设数字见证平台和电子档案系统。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征集线索,开展自查自纠。

(二十二)关于“审计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关键问题不整改”问题的整改。

一是突出审计工作重点。针对国企审计项目,已将国有企业贯彻执行重大政策、决策部署情况、国有资金、资源、资产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履行情况及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作为审计重点内容。突出反映在审计工程项目管理、物资和服务采购招投标、资本运作、资产资源收购处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重点环节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损失浪费等问题。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指出制度执行不到位,采购不规范,投资预期不达标,资产闲置和资金损失等重点问题。

二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一是以制定2023年度内审工作要点为抓手,强化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重点从业务专题培训、“以审代培”、质量检查、项目评优等方面加强内审指导,提升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二是督促江溪街道于8月份制定了专项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审计方式、审计要求,10月份已启动对单独建账的14个社区的财务审计。

三是推动问题销号清零。全面梳理省委巡视组指出的12个问题,系2017年、2020年省市审计部门对新吴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问题,上级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后,发挥区审计局牵头作用,积极督促整改,至2021年向上级审计部门提交审计整改报告、措施和佐证资料后,报告反映的问题均已在上级审计部门整改销号。目前,省市区三级审计部门反馈未整改的16个问题已实现全面销号。

四是巩固整改长效机制。以此次巡视整改为契机,召集相关单位召开整改回头看推进会,各相关单位已明确整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切实承担起整改主体责任,对照问题清单再次逐条核查整改情况,要求审计局加强跟踪督促,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将整改情况纳入高质量考核,全面做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五是建立常态回审机制。把往年度审计整改情况作为重点,体现到当前审计项目报告中。结合《新吴区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的办法》,每年11-12月,推动区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和听取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报告的基础上,就审计整改工作提出审议意见,并专题听取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进展,开展满意度测评,同时将整改情况纳入到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部门予以扣分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新吴区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把抓好省委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深化问题整改、突出标本兼治,全力把巡视“后半篇文章”做深做细、做出实效,以扎实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纵深,为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争当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从严治党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市委要求,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和担当自觉,推动全区各级进一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三个务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巡视整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来,区委一把手以身作则,督促带动常委同志和各区领导主动担当、靠前指挥,抓实抓紧整改,在全区上下营造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二是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实效。围绕省委巡视反馈的5大方面27项问题,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逐条逐项抓好问题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验收不过关不收兵。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对于已取得明显整改成效的问题,尽快拿出巩固成果、防止反弹的措施,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改到位、改彻底;对整改进度较慢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严肃问责应付整改、敷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确保在既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对于整改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合并整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同时,持续强化日常监督,动态掌握工作推进情况,通过集中会办、专项检查等方式,全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三是着眼标本兼治,推进管长管远。在抓好巡视整改的同时,注重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深挖问题根源,以点带面,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一并整改、全面落实。按照“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完善一套制度”的要求,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不断扎牢制度的笼子,确保问题整改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制度约束,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纠正处理、坚决追责问责,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强制性、有效性。四是深化整改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巡视整改纳入全局工作中,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新吴图景结合起来,把落实巡视整改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作风、提升工作、推动发展的过程,推动全区上下树立“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劲头和责任意识,致力在发展质效上攀高比强、在民生改善上展现作为、在产城融合上力求突破、在守牢底线上扛起责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吴新实践,不断谱写“强富美高”新吴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0510-81890361;邮政信箱:无锡市新吴区和风路28号科技商务中心2316室;电子邮箱:xwqzhyc@163.com。